黄宪富:“输血”帮扶让我有了“造血”能力
谢国庆
“多亏了团党委、连支部帮我设计的脱贫计划、帮扶措施,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输血’帮扶让我真正有了‘造血’能力,从贫困走向富裕。”4月9日,十师一八二团六连职工黄宪富看着圈舍里240只健康茁壮的大小羊只,满怀感激地说道。
“2013年,我因病做了手术,下肢留下残疾,失去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加之当年食葵‘红锈病’蔓延的影响,种植业亏损严重,断了家里唯一的资金来源。”黄宪富回忆说,当时心情很糟糕,也很沮丧,身为一名党员,沦为贫困户,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但生活还要继续,家庭生活得开支,两个孩子得上学,沉默寡言的黄宪富心里犹如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喘不上气。
连党支部得知后,依据政策规定,将他纳入了该团脱贫攻坚第一批建档立卡人员名单,帮他申请了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孩子在学校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总算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但不甘心就此过一生的黄宪富始终默默地给自己鼓劲加油:“我是家里的支柱,一定要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为家人、为孩子得做些什么。”
此时的团党委、连支部也在根据黄宪富一家实际情况和劳动能力,结合团场草多、林多的优势,帮助黄宪富一家规划生态养殖、农牧结合发展增收的脱贫计划、帮扶措施等。
2017年,经团党委研究决定,以低于市场价格,每只800元,提供给黄宪富70只生产母羊,两年内还清羊款。鼓励支持发展以“土地+养殖”增收模式,逐年扩大羊群规模,实现脱贫致富。并由师、团、连、机关事业单位成员挂钩帮扶,解决生产生活当中的困难和问题,与困难家庭一道,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看到70只生产母羊,我激动地热泪盈眶,因为在我的心里,这不仅是各级党委、领导对我的信任,更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的温暖之手,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羊’啊。”黄宪富说,虽然他没有养殖经验,但有牧业中心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授和指导,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两年就还清了70只生产母羊5.6万元的羊款,今年养殖业又迎来了大丰收,140只生产母羊产下了100只羊羔,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师领导、团党委、连支部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关心关怀,激励着我树立信心、不断前行,作为党员无论任何时候、面临任何困难都应带头走在最前面,因为群众都在看着我,我没有理由停下脚步。”黄宪富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