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杨网2022>  新疆新闻

昌吉州:绿色方案化解“白色污染”

来源:新疆日报时间:2022-04-15 12:47:39 作者: 编辑:曹强 责任编辑:杨波

昌吉州全面推广高强度耐候性地膜、推进机械化作业

绿色方案化解“白色污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刘茜

4月9日,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焦家庄村棉花种植户路庆云,来到县城的一家农资经销店购买种棉所需的地膜。“一定得是符合‘国标’的高强度地膜。”路庆云对店主叮嘱道。他说:“使用高强度耐候性地膜种棉花,能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并且,秋收后也好清理残膜,不污染土地。另外,政府还有补贴。”

昌吉回族自治州全链条推进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全面推广高强度耐候性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推进地膜捡拾回收机械化和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实现了绿色农业发展与农田“白色污染”治理齐头并进。

一体化作业高效回收残膜

“今年村里早早动手筹备春耕备耕工作。不少村民联系我预约深松作业。”3月21日,玛纳斯县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村民刘应平说,“去年我完成深松作业面积5000亩,今年要求和往年一样,农户地块深松前必须先回收残膜,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今年52岁的刘应平是村里的农机户,这几年他购置了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深松机具,专门开展农田深松作业。“残膜回收干净了,我们深松作业时也轻松,拖拉机不用走走停停,不时清理缠绕的残膜。”他说。

“昌吉州大面积推广运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已有30多年历史,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同时,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自2012年起,昌吉州以高标准地膜应用、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项目,着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机制。

3月20日,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一块示范棉田里,一台拖拉机牵引着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化机械开过之后,原本挺立的棉花秸秆瞬间被粉碎,同时,地里的残膜也得到有效清理。

“这套机械的棉秆拔除率、农膜回收率都在90%以上。”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曹恒介绍,一体化作业可将棉秆连根拔除、粉碎,同时,可对浅层土壤中历年积存的残膜进行高效回收,并做到膜秆分离。

现在,这已经成为昌吉州棉田清理的标配。

生物降解为土壤“清肺通络”

“生物降解地膜可以自然降解为有机肥,既环保还可以培肥地力,从源头上为土壤‘清肺通络’。”3月12日,说起应用生物降解地膜,新疆家瑞泽智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邵舰辉颇有心得。

该公司的鲜食糯玉米种植基地位于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去年,该公司种植的750亩鲜食糯玉米全部采用生物降解地膜。

“我们建立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点,委托第三方开展废旧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工作,推进残膜减量。”王星雷说。昌吉州强化农用地膜流通环节监管,依法依规严控严查生产销售不达标地膜的违法行为。

呼图壁县大丰镇红柳塘村红运来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智感慨地说,过去村民们用过一些厚度不达标、质量不过关的地膜,结果,秋收后地膜难以清理回收,最终影响了作物产量。后来,村里统一推广应用国标高强度地膜,统一机械化回收,才使之前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

一个好消息是,今年3月初,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维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生物可降解材料一期项目复工。按照计划,今年10月,该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可从源头上解决农田土壤‘白色污染’难题,提供更加有效的‘绿色答案’。”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笑炜说。

实施奖补促进加工再利用

眼下,位于呼图壁县大丰镇的新疆恒硕农业有限公司地膜回收加工厂,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这是一家以废旧地膜为主要原料加工滴灌带等产品的企业。去年秋收后,该公司回收了周边农户的废旧地膜,进行再加工利用,生产滴灌带等产品。

昌吉州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700多万亩,其中,2021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211万亩,全部采用机采模式。从2009年引进第一台采棉机到现在的483台采棉机,全程机械化植棉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白色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使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王星雷说。

2017年以来,昌吉州累计投资7800多万元,连续5年实施创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建设高标准示范农田面积35万亩。

“我们通过奖补农机专业合作社、废旧地膜加工厂和农户等方式,促进废旧地膜机械回收作业和残膜加工再利用。”王星雷说,目前全州享受购置补贴并应用于废旧地膜回收的机械达4275台,为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991-2680756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兵团胡杨网-网站地图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