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兵团精神 维稳戍边再铸丰碑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江平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冰峰五姑娘资料图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提供
抗洪守土纪念馆彰显兵团精神雕塑。王江平/摄
“阎凤英是穿越沙海的老兵季玉亭的老伴儿,两口子一生没有离开过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47团的沙窝子, 47团前身是闻名中外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季玉亭离世后,阎凤英执意搬到墓地旁的一间草笆子房,独自守着丈夫。她把自己和丈夫的两顶旧军帽缝在一起,天天戴在头上,感觉老伴从未离开过。2009年,团里动员她搬到团部敬老院居住,好说歹说,她终于答应。第二天早上团里来接她的时候,发现她已经在熟睡中离开了人世,手里还攥着那顶缝在一起的旧军帽。”行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纪念馆,听着讲解员讲述着老一辈兵团人的坚守,来自北京的游客刘仰流下了眼泪。
“以前对兵团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而今天的参观,让我对兵团有了直观的认识。”刘仰说,“年轻一辈有机会实地看看兵团,听听兵团人的故事,才知道兵团精神是什么,知道兵团人一代接着一代维稳戍边的意义所在。”
展览馆内,一幅幅带着时代印记的照片、一件件刻着岁月痕迹的实物、一段段极其珍贵的视频画面,展现了兵团人的“南泥湾精神”“军垦精神”以及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兵团精神”。
传承“南泥湾”精神,投身建设祖国边疆
“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于1952年2月向驻疆部队颁布的一道主席令赫然映入眼帘。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在空中回荡,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就从甘肃酒泉出发,浩浩荡荡挺进新疆。他们翻过冰大坂,穿过星星峡,迎着戈壁的荒凉,徒步进南疆,扎根在边陲。
没有房子,就住地窝子;没有耕地,就开垦荒漠。在纪念馆中有“戈壁三宝”,是当时人们为了应对恶劣气候所必备的三件生产生活工具,即坎土曼、毡筒靴和皮袄。
“‘坎土曼甩出千方土,柳条筐担出万亩田’,这种生产工具最早是当地维吾尔族使用的,战士们早期使用的苏式锄头并不适合当地的土质,战士们便将这种合二为一的生产工具学了过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员说,“坎土曼在开荒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正式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等加入兵团行列,开启了建设祖国西北的伟大事业中。他们扎根西北,在戈壁荒漠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风沙剧烈、生活艰苦,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
传承“南泥湾”精神,几代兵团人在新疆的万古荒原上节衣缩食,住在地窝子,饿了吃野菜,渴了喝盐水,节约每一件衣服,贡献出军费转业费,白手起家建立现代农业、工业和城镇。毛主席曾评价说:“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
扎根新疆以来,兵团人始终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将绿色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寸荒凉的戈壁上,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团场和军垦新城,带动了新疆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并创建起教育、科技、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在扎根边疆边界守护西北寸土的基础上,推动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如同革命火种一般生生不息。他们走到哪里,这种精神就带到哪里;他们默默奉献,带领着一代又一代军垦儿女投身建设祖国边疆,鼓励着兵团人不断奋斗。
屯垦戍边数十载,戈壁化身幸福家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凌晨的阿拉尔市胡杨河滨水公园显得格外“热闹”,三三两两的人在河边散步、纳凉,孩子们则奔跑于灯影之间,充满活力的广场舞、动感十足的现代音乐,与灯光一起,点亮了公园的夜。
“这以前没有湖,是后来建造的,现在每天吃完饭和家人在这里散散步,感觉很舒服。”市民马晓佳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的面貌,兵团先后组织到各个地方招人,从河流入手,对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及边远垦区的大规模开发。
在创业时,兵团创作了一首广泛传唱的歌曲《戈壁滩上盖花园》,里面唱到“劳动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人民向我们欢呼,祖国给我们勋章,这是无比的奖赏,这是不朽的荣光”。在一代代兵团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中,很快,新疆广袤贫瘠的土地上,兴起了一片片绿洲、一座座城市、团场以及企业。
“当时提出‘戈壁滩上建花园’,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那个年代谁能想到会成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军垦老战士金茂芳激动地说,“但是今天我们实现了,经过艰苦的奋斗、流血流汗,我们是值得的。”
原本被称为“朵尔布尔津”(蒙古语“荒凉”)的荒原,1958年被张仲瀚命名为“北屯”即“最北面的屯垦大军”,在一代代兵团人的建设中,如今的北屯蜕变成为一座梦幻的城市:蜿蜒整洁的小路,一朵乌云飘过,带来一场阵雨,再前行几十米,乌云散去,落日的余晖划破天际,映射出一道彩虹,不禁让人感叹“唤起千年沉睡梦,大地茫茫一手翻”。
守住绿水青山,打造美丽家园。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实施“封湖保湿”工程,通过保护野生胡杨林,打造独特景区,吸引了不少候鸟在湿地栖息;第五师双河市打造街头绿地,使中心城区绿地率达45.2%,形成了“城在田中、园在城中、路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新景;第十二师全面改善头屯河沿岸生态环境,让往日臭气熏天的“头疼河”变身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美丽河谷。
“戈壁母亲”澎湃奇志,写就兵团精神特别篇章
“作为第四代兵团人,守好边疆是我们的责任,这些都是母亲传给我们的,我也会传给孩子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六连护边员栾丽丽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在兵团精神树立的精神坐标中,戈壁母亲们书写着特别的篇章。她们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拓荒创业,在那里生儿育女,组成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史上第一批家庭,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一生。可以说,没有她们,就没有兵团人的“家”。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政干校招收的150名女兵,徒步行进在西进部队的洪流中,随后是“八千湘女”进疆,一万山东女兵和青年妇女进疆,以及全国各地妇女入疆。至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7.5万人中,妇女有4万余人,她们被称作“戈壁母亲”。
进疆女兵创造了新疆乃至新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第一”:
第一个上共和国邮票的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李明等姐妹,第一代康拜因手华淑媛等姐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取得辉煌,其中,“戈壁母亲”们的贡献功不可没。
时光倒回到1950年,在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潮席卷全国,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有志女青年纷纷报名参军。
1950年,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一年内共招收湘女3862人。此后,1951年、1952年两年间,《新湖南报》多次刊登启事,招聘的均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特长的人员进疆垦荒戍边。
进驻新疆的女兵,不只是湘妹子。
1951~1952年,约有8000名湘女进疆,后又从华东招了2000多名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
从此,曾经无人的荒原上有了巾帼英雄的豪迈身影,曾经无人的绿洲有了代代相传的生命,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有了绵延不断的传承。“八千湘女”也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戈壁母亲”。
这些女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荒凉的戈壁留下了青春和生命的印迹。艰苦的条件下,她们以强烈信念支撑着奋斗的生命,许多人成了建设新中国的佼佼者,创下了新疆的众多“第一”。
87岁的李桂芳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十团,退休后就住在连队,跟孩子们在一起。追忆过往,李桂芳说:“我们是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第一代母亲、我们的经历会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如今,像无数“戈壁母亲”那样,新一代兵团人继续守卫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这片热土,千万女兵垦荒新疆的豪迈壮举正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筑牢新时代维稳戍边的钢铁长城
今天的兵团精神依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兵团的实践过程中,兵团精神融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元素,如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等,这不仅推动了兵团精神内容的不断丰富和相互融合,还促进了兵团精神整体内涵的丰富完善,成为推动兵团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起初,兵团人扎根新疆是秉持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新疆、实现自我价值之中,甚至驻疆部队也自愿集体转业为新疆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他们挖地窝子、住戈壁滩,开发一片片土地,建起一桩桩房子,为新疆的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传承了精神力量。
投身建设的同时,兵团人既要屯垦,也要戍边。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面对高海拔、最冷峻的恶劣气候条件时,兵团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阵地,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体现出“不怕牺牲、为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再后来,守卫边境成为兵团人的职责和使命,“国土在我心中”的精神成为边界碑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边境带上种庄稼,界河边上牧牛羊,别人离边我不走,世世代代把边守。”这是守边兵团人的《守边谣》,也是他们守边的真实写照。
在新疆50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兵团人就守卫着其中2015公里的边界。在这条边境线上,兵团分布了四个师的58个团,共44万人,形成了一条边境带,他们的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家人也在这里。兵团一代又一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全年无休保卫边境安全,用实际行动铸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翻阅兵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过往的老旧物件到今日依旧变化发展的兵团风貌,无一不展示着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兵团精神,从最初传承的“南泥湾”精神到之后发展的“白杨精神”“红柳精神”等,这是一个不断孕育、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新时代,兵团精神也将在原有精神的基础上更富有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