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新兵”续写荣光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姜小薇
四十七团中学学生在老兵文化长廊前合影(资料图片)。
2013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四师四十七团9名老战士回信:“长期以来,老战士们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谨向老战士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以老兵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为祖国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4月的十四师四十七团,绿意萌发、生机勃勃,几乎每天都有人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沙海老兵村、老兵驿站、“三八线”老兵公墓参观学习,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悟英雄壮举。
八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时说:“十四师四十七团9位老战士给我写了一封信,讲了他们对新疆和兵团的期待,体现了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党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支持兵团发挥好特殊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激荡着每一位聆听者的心。八年来,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嘱托,传承弘扬老兵精神,以新姿态展现新作为。
在四十七团团部,宽阔平整的主街道、整齐排列的楼房、热闹的商业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因为沙海老兵,四十七团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老兵镇。
沙海老兵董银娃的儿子董万军生在团场、长在团场,经历过“和田人民苦,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再来补”的艰苦生活,也亲眼见证了团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时候,父亲总说会好起来的,现在戈壁变良田、荒漠变绿洲,军垦小镇美如画。父亲在世时常说,屯垦戍边是党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不仅自己一生都没有离开团场,还教育我们要扎根团场、建设团场。”董万军说。
如今的四十七团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发展活力、综合实力、维稳戍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这些变化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董万军说。
即使在家,杨世福也习惯穿一身老式军装、戴一顶旧军帽。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拿出旧相册仔细翻看,回忆和战友们战天斗地、挖渠引水、开荒造田、植树造林的日子。想着和自己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相继离世,作为在世的最后一位沙海老兵,杨世福心里不免感到难过,但把无限忠诚献给祖国,他无怨无悔。“只要我在一天,就会坚守一天。”杨世福说。
时间带走生命,也沉淀精神。
虽然绝大部分沙海老兵已经离世,但老兵精神代代相传。在老兵精神的感召下,很多沙海老兵的后代留在了团场,还有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扎根边疆、奉献青春,成长为“沙海新兵”。
“兵团事业需要接续奋斗,老兵精神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不能走。”四十七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王晓东的外公王学秀是一名沙海老兵,一家人把根深深扎进脚下这片热土,王晓东的父母在团场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王晓东也留在了团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我是一名‘沙海新兵’,是一个兵团人。”四十七团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党芳曾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已经在兵团工作生活了10年。虽然已将沙海老兵的故事熟记于心,但每再听一遍,党芳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信念就更坚定一分。
“我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弘扬好老兵精神,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荣光。”党芳说。
“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里,保存着一份已经解密的电报。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沙海老兵们再也没有离开和田,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忠诚誓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里,无数人被沙海老兵的故事感动,流下热泪。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讲解员夏天深有感触,她说:“我是沙海老兵的后代,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我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是对老兵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让老兵精神焕发耀眼光芒,四十七团打造红色文旅精品路线,将屯垦戍边历史、老兵故事等元素融入城镇建设,打造沙海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举办沙海老兵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疆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激励团场干部职工群众接续奋斗。
四十七团是沙海老兵战斗、奉献一生的地方,老兵不“老”,精神永存。如今,这里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处处有“沙海新兵”奋斗的身影。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余名官兵,18天行军790公里,从阿克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平定叛乱后,就地屯垦戍边。
沙海老兵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扎根团场,履行屯垦戍边使命,谱写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壮丽乐章。
老兵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儿女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先后来到四十七团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结束后有20名志愿者主动申请留团工作。
四十七团立足老兵精神,将屯垦戍边历史、老兵故事等元素融入城镇建设,打造沙海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举办沙海老兵节等活动,激励团场干部职工群众接续奋斗。
《兵团日报》(2022年4月2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