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杨网2022>  首页滚动专题

兵团日报社驻村工作队:兵地融合发展 共创幸福生活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客户端时间:2023-01-18 23:13:57 作者: 编辑:董利利 责任编辑:杨波

红光村二三事

李芸、刘佳乐、塔依尔·艾力、孙天虎

1月14日,走进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库尔玛乡红光村,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扑面而来。在这个由9个民族聚居的村庄里,各族兄弟姐妹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兵地融合的乐章。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红光村,曾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世纪60年代,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的兄弟姐妹,从不同地方来到这里,共同建设家园。

“工作队在装修房子和养殖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经常到我家里来走访慰问,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库尔玛乡红光村村民艾麦提·麦麦提说。

一大早,兵团日报社驻红光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巴德剑和队员穆斯塔法·帕尔哈提就来到村民艾麦提·麦麦提家进行走访。今年,艾麦提·麦麦提养了26只羊,在养殖技术方面面对很多问题,工作队得知后,经常进行走访调查,帮助他解决困难。在羊圈里,艾麦提·麦麦提向工作队队员展示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

1673931951696047894.jpg

1月16日,兵团日报社驻红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到村民艾麦提·麦麦提家走访。刘佳乐 摄

“春节临近,兵团日报社驻红光村‘访惠聚’工作队全体工作人员将坚守岗位,入户走访,及时收集和化解群众困难诉求,与当地群众一起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巴德剑说。

临近中午,走访后的穆斯塔法·帕尔哈提又开始忙碌起来,开始准备为今天来村民族团结展览馆参观的群众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走进民族团结展览馆,大家共同观看了60多年来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故事。

近500平方米的展览馆内,展出的是红光村1960年建村以来民族团结的故事。展品是兵团日报社驻红光村“访惠聚”工作队筹集资金收集整理的,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月16日,红光村村民和三师四十五团前海镇群众共同参观红光村民族团结展览馆。刘佳乐 摄

“民族团结展览馆是我们兵团日报社打造的文化润疆项目,从建成到现在共接待了当地干部群众及周边团场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主要是通过实景的方式展现红光村上世纪60年代建村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变化。”穆斯塔法•帕尔哈提说。

红光村位于巴楚县、莎车县交汇处,距离麦盖提县城较远,自然条件并不好,可村民的幸福指数却很高。

多年来,红光村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教育全过程,为“草根模范”的涌现植根铸魂,营造良好氛围。

村民阿布都吾布·热合曼从外面一回来就开始匆匆收拾屋子,准备小吃,不时在家门口张望。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他的朋友宋英来了。宋英与阿布都吾布·热合曼从小一起长大,结下了深厚友谊。阿布都吾布·热合曼的母亲生病,急需用钱,宋英毫不犹豫拿出积蓄,帮助他渡过难关。

“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他的母亲骨折时他来找过我帮忙,我尽我所能地帮助他。”宋英说。

谈起红光村的生活,阿布都吾布·热合曼有说不完的话:“我感到最幸福的就是,在这里遇到任何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就像亲人一样。”

过去一年,在兵团日报社驻红光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领下,四十五团与红光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的一年,红光村将持续做好民族团结、兵地融合等工作,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如今,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已成为红光村的生动写照。麦盖提县库尔玛乡红光村党支部副书记高金玲说:“在村‘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共同努力下,红光村获得了民族团结示范村。今后,我们村‘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在工作上会更加紧密地配合,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991-2680756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兵团胡杨网-网站地图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