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兵地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不断实现兵地双方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军权
十二师头屯河兵地融合生态产业示范区兵地连心桥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忙碌作业(摄于5月27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一师医院医务人员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患者做检查(摄于2月24日)。胡珺 摄
7月8日下午,塔城市恰夏镇牛圈子村白杨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小朋友们高兴地荡着秋千。
“九师白杨市驻我们村的‘访惠聚’工作队和一六六团,为村里建了一个文化广场。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健身。我刚拍了一个视频发到抖音上,让亲戚朋友瞧瞧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该村村民于秀兰说。
一年来,根据兵团党委部署,兵团各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进一步增强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兵地融合发展新路子,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绘就了新时代兵地融合发展的绚丽图景。
健全完善机制
提升兵地融合发展制度化水平
走进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古勒巴格村,不论是路边的墙面上,还是村委会的院子里,都能看到“兵地共建情更浓、相互融合促发展”“兵地一盘棋、融合共发展”等标语,兵地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
该村党支部书记贾贞斌说:“三师四十二团四连和我们村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每月进行集体议事,做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四连党支部还协助村党支部解决发展难题,使基层党建质量不断提高。”
如何更加有力地推动兵地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兵地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高兵地融合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健全完善更加有利于兵地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兵地融合发展制度化水平是关键一招。
一年来,兵团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兵地总体规划一体制定、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健全完善兵地产业园区共建、产业链配套衔接、文旅产业共融等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迈向纵深。
为适应兵地融合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兵地双方进一步健全完善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相关工作规划,明确兵地融合发展目标任务,兵地融合发展的节奏更加密集、行动更加协调。
八师石河子市与克拉玛依市、奎屯市、沙湾市、玛纳斯县建立工作会议协调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上层推动、中层联动、基层互动的同频共振工作态势;五师八十四团与博乐市青得里镇建立常态化走访、对接、协调机制,推动双方在群众文化、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
在兵地双方的大力推动下,各级各层次都建立了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兵地融合发展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取得很大进展。在此基础上,兵地持续加强协同配合,不断深化多方面互联互通、一体发展,推动深度嵌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格局。
推进深度融合
助力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月26日,塔城地区与七师胡杨河市、八师石河子市、九师白杨市、十师北屯市联合召开兵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巩固深化兵地融合发展阶段性成果,共同研究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措施办法,推动兵地融合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实现新进展。
一年来,兵地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好“一盘棋”,共绘“一幅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融合发展,助力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兵团十分重视兵地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双方发展实际需求,探索兵地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协同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错位发展。八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签订《八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在石玛兵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合作共同招商、共建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石玛纺织服装产业联盟座谈会,组织纺织、服装、印染企业深入交流,梳理纺织服装印染产业链图谱,凝聚兵地融合发展强大合力。
教育共享是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一年来,兵地学校之间联系愈发紧密,双方通过选派教师挂职锻炼,开展教研教学交流等活动,让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汇入兵地融合发展的大潮。十四师昆玉市组织有关学校以“强弱搭配、优势互补”为原则,与地方19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促进兵地学生就近就便入学,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十四师昆玉市各学校共招收地方学生近2000人。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是兵地各族职工群众共同的愿望。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玛纳斯县人民医院不仅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互补,双方还建立了医联体和医疗联盟,使玛纳斯县的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五师双河市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构建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兵地医疗机构互认、医保互联互通,解决了群众住院难、看病贵等问题,为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兵地持续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八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签订《就业合作平台协议书》《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玛纳斯县技工学校兵地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玛纳斯县通过“百名硕士进凤城”活动,引进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18名。
兵地创新开展民族团结“1+1”创建模式,实施兵地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创工程。兵团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近两年实施兵地职工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维稳、共同致富的建设类、公益事业发展及活动类项目70余个,兵团辐射地方县乡村的示范作用日益凸显,推动了各师市与地州市在医疗、文化、科技、乡村振兴等领域资源互补共享。
兵地创新融合发展方式,深入推进连村结对共建。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与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镇英也尔村仅一路之隔,今年年初,双方结为连村共建单位,六连通过传授种养殖技术、修建水渠闸口等促进兵地共融共建、共同发展。六连党支部书记刘全刚说:“通过这种方式,双方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越融合、越和谐、越发展。在天山南北,“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一年来,兵地双方努力找准融合切入点、同频共振契合点,交往交流日益密切,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强劲、形势喜人。
增进民生福祉
职工群众共享兵地融合发展红利
全面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是为了让各族职工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持续增进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的民生福祉。
一年来,兵地基础设施共建、经济发展共促、乡村振兴共推、文化交流共融、教育资源共享、民族团结共创、医疗服务互惠等良好局面加速形成,有力推动了兵地双方各项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各族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兵团各级积极做好民生项目谋划工作,让发展红利惠及兵地各族职工群众。三师四十二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建军介绍,该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将供气管网向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喀力马村和古勒巴格村延伸,推动天然气进村入户,努力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兵团各级以提高职工群众收入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关键,深入挖掘一二三产就业岗位,搭建兵地交流就业服务平台,共享用工招聘信息,促进兵地劳动力互流互通,通过举办招聘会等形式,拓宽兵地职工群众就业渠道。
“九师一六七团每年都到我们村开展招聘活动,将企业招聘会办在我们家门口。每逢农忙季节,一六七团七连和我们村还组织村民前往七连务工。”塔城地区额敏县上户镇库玛克一村村民叶尔木拉提·库尔满江高兴地说。
“一年来,周围乡镇的群众有到我们团场买房子的,有来做生意的,兵地各族职工群众交往更加紧密。”八师一四三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康君说,团场还充分发挥特色林果业、大农业优势,带动地方农民增收致富,让兵地各族职工群众在融合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踏上新征程,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思想,主动服务和融入新疆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兵团在兵地融合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促进兵地大融合、大发展,让各族职工群众共享兵地融合发展成果,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兵团日报》(2023年7月1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