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 如磐初心
——细读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历史之维
韩文婷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是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艰辛探索而创造的伟大成果,在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同时,其所包含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极具学理价值。近期,由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张神根所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一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在书中,他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历史决议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深入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深刻剖析党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一百年是中国从“康乾盛世”的余晖里走向衰落和被瓜分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而未果的被动局面。经过百余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由落后挨打走向伟大复兴,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作者从近代以来百年屈辱开启的现代化强国之路,讲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寻找科学真理的历史过程。围绕《新民主主义论》溯源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宣言,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总结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历史伟业的宝贵经验。既有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全面把握,也有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丰富内涵、战略步骤的深刻阐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指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接力赛的精神状态,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必须要有理论思维和正确思想的指引。作者结合历史与现实,回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探索、重要成果与新时代新发展等。自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开始,梳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正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才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普遍追求。但囿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政治情况等不同,现代化道路和结果存在诸多差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引领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不仅是对现代化道路的途径、方式以及特点等的深刻总结,而且为世界上探索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
作者回溯了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史,细致分析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交织,聚焦于贯穿党史百年先后出现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出重大历史性决策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形成的三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作者认为,善于总结经验、向历史问计,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秘诀。三个历史决议,既贯通了历史、现代、未来,又接续传统、映照现实、指导实践,具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导向,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新时代新形势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好新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