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中国馆:一抹亮眼“红”呈现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讯(胡杨网记者李雨浪、杨波)11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时间过半,各个展馆的人流量依旧居高不下。在国家馆展区,异域风情引人注目,偶尔磕磕绊绊的语言交流也挡不住参观者与参展商之间交流的热情。本届博览会国家馆共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其中有11个国家是首次参展,34个国家是首次线下参展。
参观者在中国馆打卡留念。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作为东道主,本届博览会上的中国馆展览面积由此前的1500平方米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展区分为五大板块,重点展示了我国在贸易投资、创新智造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在中国馆内的“中国自贸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处合影打卡。胡杨网记者 杨波 摄
走进中国馆,记者首先就被一侧的“拱形门”吸引,这是中国馆特别设置的“中国自贸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时光隧道”,可以看到自2013年全国第一个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到2023年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10年来21个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遍地生花,逐渐形成发展新格局。
工程师李亚飞向参观者介绍“深海一号”。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它运用了三项世界级创新技术、十三项国内首创技术,主要用于海上工作,最大排水量11万吨,在这个平面下,也就是海面下1500米的水深处,布置着水下生产系统。”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前,工程师李亚飞不断向参观者介绍着深海一号。“深海一号”已成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名片。
可编程量子计算系统——“祖冲之号”。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中国空间站、“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国产大飞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祖冲之号”……大国重器集中亮相,让参观者直呼“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