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着力打造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可克达拉讯(陆彦汝、王东、吴晓娜、胡尔来)“团场为我们养殖提供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今我们在品种选择、提高效益方面都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我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养殖经验。”2023年12月24日,记者走进四师七十五团一连建成的标准化圈舍,养殖户新克一边忙着清扫圈舍一边说。
在四师七十五团一连标准化圈舍,养殖户新克正在给牛儿喂饲草料。陆彦汝 摄
多年来,四师七十五团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进规模化养殖,鼓励有一定养殖基础的职工群众自主发展畜牧养殖,利用兴边富民工程项目建设圈舍18座,免费给11户养殖户使用,畜牧业生产逐步从传统养殖向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目前,该团存栏羊3773只、牛983头、猪183头和马249匹。
四师七十五团一连标准化圈舍 陆彦汝 摄
“团场利用兴边富民资金为养殖户建设养殖牲畜的棚圈,免费为职工群众提供养殖场所,解决了养殖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四师七十五团一连副连长努尔兰·吐鲁松艾里说。
四师七十七团的康苏养殖专业合作社(资料图片)
位于四师七十七团的康苏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养殖场占地面积60亩,现有养殖圈舍19座,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近年来,该合作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带动职工增收致富。合作社将圈舍改造成为全机械化喂养,增加散养圈、防疫栏、隔离圈等设施。还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适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配比,满足不同阶段牛的营养需求,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性能,降低饲草料的浪费。
“目前,合作社使用饲料搅拌机、粉草机、铲车等机械设备10台,机械化率达到了80%,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师七十七团康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振宇说。
合作社内养殖的牛 陆彦汝 摄
近年来,四师六十八团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特色养殖业。该团采用“水稻+虾蟹”有机循环种养模式,不断优化畜牧水产业发展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与兵团水产总站、上海海洋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单位签订“水稻+虾蟹”产业共建协议,共建产学研基地,为团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目前,该团利用兴边富民项目资金建设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已正式使用,基地每年可提供种虾30吨。2023年,该团实施稻虾共作10000余亩,种养殖户增收5000元左右。
四师坚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原则,持续提升畜禽良种繁育能力,加强良种畜的培育与推广。目前,四师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共5个,完成总投资2409.96万元,新增养殖场5个,新增肉牛存栏3887头;积极督促引导生猪产业提档升级,优化生猪产业结构,已建成国家级生猪调控基地3个,兵团级生猪调控基地3个。坚持“小产品,大产业”的理念,大力发展鹌鹑、小龙虾、冷水鱼等特色养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四师主要牲畜存栏83.96万头(只),同比增长9%;出栏75.84万头(只),同比增长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