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杨网2023

兵团消费市场观察:​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2-02 20:31:09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许灏

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兵团消费市场观察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在北屯市汇通国际汽车城一家汽车销售店,顾客试乘新款汽车(资料图片)。2023年,十师北屯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原则,组织7家汽车销售企业开展消费补贴活动,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能。2023年前11个月,该师市汽车类销售零售额达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1%。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正虎 摄

在七师一三○团九连农副产品电商运营基地,主播通过网络直播推介当地生产的棉纺产品(资料图片)。2023年,一三○团九连采取“合作社提供皮棉+纺织企业代加工”的方式,生产纯棉浴巾、毛巾、袜子等产品,打造“昌禾锦”棉纺织品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西安 通讯员徐英姿 摄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3年,兵团各级各部门着力完善消费促进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加快推动消费升级,消费需求稳步释放。

据统计,2023年1至11月,兵团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1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增速比1至10月加快7.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19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9%;连队消费品零售额达22.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2023年,兵团职工群众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消费方式有哪些变化?消费市场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前往兵团各师市,走访市场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感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消费人气旺

市场活力足

“2023年,我们超市的营业额超过6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连续4年实现稳步增长。”图木舒克市佰润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三保说,作为图木舒克市的大型购物超市,佰润超市经营的商品种类超过3万种,日均客流量逾2000人次。

“当前,三师图木舒克市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三师图木舒克市商务局经济发展科负责人何芳说。

2023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开展“消费提振年”活动,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节日期间,聚焦家电、家居、餐饮等重点领域,组织限额以上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数据和调查显示,兵团消费市场内生动力仍旧强劲,消费潜能还有很大拓展空间。但同时,随着消费方式更新换代,职工群众消费变得更加理性,更愿意把钱花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提升幸福感、体验感、品质感。

2023年,八师石河子市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在现有商业业态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以社区为主体,着力打造一批网点集聚、布局合理、业态齐备、品质优良、价格实惠、服务有序的便民生活圈。目前,石河子市5个街道55个社区内,拥有零售店、便利店、早餐店等便民商业网点近1万个,基本保障类和品质保障类业态一应俱全,服务社区居民人数达38万人。

“2023年,八师石河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步增长,其中,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迅速。”八师石河子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平介绍。

2023年,八师石河子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促消费。“我们通过发展‘节庆经济’、发放政府惠民消费券、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其中,师市举办的百天百场‘幸福石城 冬日乐购’系列活动自2023年11月18日开展至今,参与人数已达124万人次,带动消费3.6亿元,折射出师市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张建平说。

汽车行业、电商平台

成为促消费“主力军”

“如今,买一辆汽车最高可补贴1万元,再加上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多重优惠叠加,消费者怎能不心动?”新疆茂濮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陈浩说。

1月8日,记者走进新疆茂濮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销售展厅,只见各款展车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不少客户在销售顾问的陪同下一边观察车型细节,一边咨询当前的销售政策。

2023年8月,新疆茂濮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二师铁门关市,开业以来,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公司就销售汽车300多台,销售额近4000万元。

“销售火热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补贴优惠力度大、政府宣传力度强;另一方面,是如今国产车品质优良、性价比高,居民购买意愿强烈。”陈浩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免除了汽车购置税,加之消费观念的转变,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都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一个时期以来,兵团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2023年兵团汽车消费补贴活动试点实施方案》,根据试点成效适时调整优化方案,持续扩大消费让利试点规模,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2023年1至11月,兵团汽车类零售额达6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3%,延续1至10月成倍增长态势,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4.1%。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69.6%,占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6.9%。

与此同时,职工群众网上消费呈现超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1至11月,兵团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的商品零售额达27.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5.8%。

线上消费的火热,离不开兵团日益完善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近年来,兵团积极引导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企业由传统批发、零售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推动建立跨师域、跨区域的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三级网络体系,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师市、团场(镇)下沉,进一步完善师市、团场(镇)、连队(社区)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打通团场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

消费需求外溢明显

消费环境亟需优化

“现阶段,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过程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兵团很多师市都存在消费需求外溢的情况,这说明我们的消费环境亟需优化。”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艳说。

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供给状况。当前,兵团职工群众消费意愿仍待增强,消费条件还需提升改善,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如今,商家想让消费者从口袋里掏出更多钱来消费,需要付出比从前更多的努力。”王艳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除了会考虑价格和产品质量,对消费体验也有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职工群众敢消费、愿消费?王艳表示,一方面,兵团各级各部门要多措并举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给予其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为消费进一步复苏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根据职工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做到供需有效匹配,让他们在消费场景中更安心、舒心和放心。比如,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兵团应着力消除使用环节存在的瓶颈,鼓励探索充电设施共享发展模式,加大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力度等。

“未来,消费升级趋势会愈发明显,会更加偏向个性化、实用化、多元化、‘小而美’的消费场景。”王艳说。

兵团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兵团将推动各师市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搭建促消费平台,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同时,持续加强消费市场监管,严查“三无”“山寨”产品,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价格欺诈等行为,健全完善售前、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及时调解处理消费纠纷,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市场环境,让消费“暖起来”,经济“热起来”。

短评:让消费“马车”更快地跑起来

张瑜莹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岁末年初,多行业按下促消费“加速键”,消费者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

2023年以来,兵团消费市场亮点频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开展“消费提振年”活动,掀起全民乐购热潮;八师石河子市通过发展节庆经济、发放政府惠民消费券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十二师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和综合性连锁商贸流通企业在辖区安家落户……可感可触的日常生活场景,为消费加速回暖写下生动注脚。

数据和调查显示,兵团消费市场内生动力强劲,消费潜能还有很大拓展空间。下一步如何“扬鞭”,让兵团消费“马车”跑得更快?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消费信心从哪里来?关键是稳定就业水平和提高收入预期。职工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心里就踏实,才会放开手脚去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现阶段,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日益呈现出数字化、个性化、社交化等新特点。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要精准有效打造消费新场景,注重做好特色消费、新兴消费文章,打造更多消费热点。

“好环境”就是“大流量”。优化消费环境,这是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的重要环节。只有扬优势、补短板,才能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供强大支撑。要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不断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要把消费环境放在和营商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着力解决消费者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共识和行动。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员单位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值班电话:0991-2680751 编辑部邮箱:bianjibu@huyangnet.cn
记者部:0991-2680750 微信部:weixin@huyangnet.cn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