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杨网2023>  专题>  文化润疆>  美文鉴赏

连队的炊烟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2-04 18:29:27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钟新

连队的炊烟

谭现锁

冬天,连队的一天是从早晨的炊烟开始的。张副连长是连队最勤快的人,他家房顶的烟囱每天总是第一个飘出炊烟,那浓浓的炊烟比起床号来得都早。

红鼻子家的烟囱早上总是很安静,他喜欢猫冬,头天晚上睡前填满一炉子煤,第二天早上煤已经烧尽,房里凉了下来,冷风顺着窗户缝直往被窝里钻,红鼻子伸手掖了掖被角,蒙上头继续睡。红鼻子家的烟囱冒烟大概是十二点到一点,别人家的已经很轻柔,抒情一般慢慢飘着,这时候他家的炊烟怒气冲冲地从烟囱冒出,宣誓一般冲向天空。想都不要想,这时候红鼻子正一身秋衣秋裤,棉衣斜披,趿拉着拖鞋,全身佝偻成“s”形,双手手指弯曲着,哆哆嗦嗦地伸向炉子。

南疆的冬天不生炉子是过不了冬的。一年的头件大事,就是储煤。买煤从夏天就开始谋划,煤要拜城的,那里的铁力克煤是无烟煤,黑亮,耐烧,火力旺。烈日炎炎的夏季,满头大汗地把煤卸到煤仓里,打扫好院子,用塑料布或尿素袋子把煤盖上,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喝水,吃西瓜。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到酷热去了,秋风凉了,寒风刺骨了,生炉子的日子也就到了。

炉子一般在客厅的墙角,炉子里的烟火顺着火道到达火墙,再从火墙顺着烟囱飘出房顶。这样烟火走了一遭,房子里也就暖暖和和了。炉子是铸铁炉,这种炉子厚实,耐烧。连队的炉子内壁不塘泥,这样的炉子散热快,毕竟生炉子的目的是取暖,做饭反而是捎带的。当然不塘泥的炉子容易烧坏,烧坏了,就再买一个新的,连队的人从来不计较这些。

火墙在两个卧室的那面墙上,用方砖垒成,里面像迷宫一样,这样烟火才能在火墙里面多停留一会儿,易于保温。上面还留有放东西的位置,下面不完全垒死,有一个可以活动的砖块,用来通烟灰。时间长了,火墙里会堆积很多烟灰,造成通烟不畅。这时候大人就会爬上房顶,提上一桶水,从烟囱倒下,然后下来把那块活动的砖拿下,把烟灰清理了,炉子又开始呜呼欢叫了。每年冬天生炉子之前,都要先清扫烟囱和火墙里的烟灰,这是一个脏活。后来有了抽烟灰的机器,抽烟灰的师傅每年像节气一样准时到来,随着机器一家挨一家在房顶上轰鸣,预示着生炉子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有了火墙,即使外面寒风凛冽,家里的卧室依旧温暖如春。听着炉火的呼呼声,又有一种襁褓婴儿的安全感,那是最好的催眠剂。

判断连队人是不是老职工的子女,就看他的门牙。两个门牙间有三角形豁口的,那一定是老职工的子女——那是嗑瓜子嗑的!连队人特别喜欢嗑瓜子。冬天开会多学习多,职工们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口袋里掏瓜子,然后递给周边的人。就像抽烟的人见面递烟一样,形成了规矩。嗑瓜子也不耽误说话,天下大事,东家长西家短,儿女情长,就在嗑瓜子的过程中传递,直到连长说开会了。大家的声音才停下来,但嗑瓜子的声音依旧不断,连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容忍抽烟的人一样。连队人嗑瓜子,一般不嗑大瓜子,他们嗑瓜子的水平极高,速度极快,这些大瓜子嗑半点都要吃饱了。他们嗑的是小油葵,一边往嘴里扔小瓜子,一边从嘴边吐出瓜子壳,还不停地说话。要是在家里唠嗑就更好了,围坐在火炉边,嗑着瓜子。坐在炉子上的烧水壶呼呼地冒着热气,添煤的时候顺手把嗑的瓜子壳扔进去,轰的一声,火苗蹿出老高。

从房顶的炊烟可以看出这家人忙还是闲。平常的日子,吃完早饭,在炉子里添上煤就去上班了,这时候炊烟缥缥缈缈,若有若无。下班回家加上煤,炊烟就兴冲冲地直上天空。周末放假的时候,人都在家,就会不停地往炉子里添煤,炊烟也就萦绕不断,家里被烧得暖暖和和,脱去棉衣,脱去毛衣,还热得一头汗。过年的时候更是如此,又是蒸,又是炸。炉火一直轰轰地叫着,火墙热得烫手。忽然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随即是呛人的火药味。原来放在火墙上的鞭炮被点燃了。惊魂未定,赶快收拾残局。

时间就像过去行走在戈壁上的毛驴车,人在车上躺着,车却在无声无息地走着。等坐起身来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番景象。我回忆连队,回忆连队的烟火,也回忆连队的炊烟。

迟子建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他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我常常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积沙堆上,看天上的白云,想连队的炊烟。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991-2680756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兵团胡杨网-网站地图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