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杨网2023>  专题>  文化润疆>  美文鉴赏

犹记那年看电影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3-22 08:40:11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犹记那年看电影

田启海口述 杨铁军、栾帅将整理

1982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刚过,昆仑山下的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现二师三十七团)年味儿渐浓。

那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我还不到12岁。我急切地盼望过年,因为大年初一那天,父母会给我1元压岁钱,还会让我穿上新衣服。

然而,让我最难忘的,是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且末工程支队连续放了几场电影。

那时,且末工程支队经常停电。为了让大家看上电影,开心过年,支队用一台老旧的柴油机发电,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轮流值守。

且末工程支队的电影院,是一处极其简陋的露天独院,可以容纳400多名观众,却没有一个座位。“放映厅”则由土坯砌成,顶上铺着泥巴和麦草。在它的对面,那座十几米宽的舞台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银幕。

除夕之夜,我和哥哥、弟弟4人结伴,从家里搬了小木凳,一路说笑,直奔电影院。父母则留在家里包饺子,好让我们大年初一早上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

记得,那晚放的电影是黑白故事片《渡江侦察记》。为了省钱,我悄悄绕到电影院的围墙后面,爬上了一棵胡杨树,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邻近的且末县还没有电影院,距且末工程支队3公里的红旗公社(现琼库勒乡)的各族村民们,赶着毛驴车,打着手电筒,到支队看电影,好不热闹!

其实,那天晚上,天公并不作美。西风裹着寒气,吹得人身上发冷,但人们观影的热情高涨,不时有人发出欢呼声。这场电影,足足放了1个多小时。若不是发电的柴油机意外熄火,起码会提前10分钟结束。

电影放映结束后,我们兄妹4人谈论着电影中的情节,模仿着解放军战士抓俘虏的动作,开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又连续看了几场电影。到了大年初六,因油料紧张,且末工程支队那台柴油机另作他用,放电影才结束。

两年后,一条激动人心的喜讯传来——且末工程支队在昆仑山附近的且末县库拉木拉克村一带,沿车尔臣河修建了一座水电站,困扰人们多年的用电难问题得到解决。

如今,团场职工群众享受着现代的生活方式,看电影再也不是一件难事。他们可以走进团场综合文化中心,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观看海量的电影;或者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感受观影体验。但在露天影院看电影的记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991-2680756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兵团胡杨网-网站地图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