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暖人 优化就业生态圈
——看兵团各师市如何通过精准化服务推动高质量就业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谌慧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兵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用足就业帮扶政策,强化数字赋能服务,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让就业的“春风”拂过大地、温暖人心、鼓舞干劲。
暖心关怀助力就业发展
六师五家渠市2024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摄于3月29日)。范禹希 摄
3月29日,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六师五家渠市2024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在六师五家渠市文化广场举办。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春风行动”与“就业援助月”活动有机结合,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重点走访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分类施策,精准援助,针对性提供320个就业岗位,尽最大努力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就业帮扶活动不仅提供了许多适合我的工作岗位,还让我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五家渠市民徐超(化名)说。徐超是肢体二级残疾失业人员,妻子在企业打工,家中有老父亲需要照顾,想在市区找一份工作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今年1月是“就业援助月”,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联合六师残联组建了就业援助小组,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岗位推荐。通过走访和持续跟踪回访,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为徐超提供了定制化职业指导,根据他本人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推荐其到企业就业。如确实无法通过企业就业的,由所在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2024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以来,六师五家渠市人社局和六师残联慰问了12名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小组在充分了解其生活情况、失业原因和就业意愿后,对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定制化职业指导,搭建就业困难人员和用工单位沟通平台。
一直以来,兵团认真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把走访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帮扶,不断增强援助对象就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数字赋能提升就业质效
五师双河市2024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活动现场,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摄于1月25日)。汪洋 摄
“30家企业参与招聘,536个岗位虚位以待,双河融媒视频号、抖音号同步直播……”3月28日,双河融媒主播杨建萍正在古道温泉广场对五师双河市2024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进行直播讲解。
招聘会现场,五师双河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设置了求职招聘、政策咨询、创业成果展示、宣传展示四大功能区。几十家企业单位通过招聘展位、展板、海报、企业宣传资料、产品展示等开展现场招聘、提供咨询服务。求职者在各招聘展位间驻足了解、交流就业招聘信息,现场招聘气氛火热。“现场设置的四个区域划分清晰、功能明确,让我在咨询求职信息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2024年本科应届毕业生蔡子涵说。
“线上招聘的接触面更广、受众更多,可以为我们的岗位信息带来更多曝光。今天,我们提供了19个岗位,欢迎各位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双河城建集团副总经理伍芹波告诉记者。在招聘会直播间,直播观看人数达1万余人次,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在线回答网友提问。同时,五师双河市融媒体中心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双河融媒”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组成的媒体矩阵,对五师双河市2024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在职工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据了解,五师双河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还在“五师双河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微信公众号陆续开展网络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线上发布专场招聘会6场,参与企业20余家,提供300余个岗位。
在各师市政府、企业和融媒体中心的共同推动下,“新媒体矩阵+招聘会”的招聘形式在兵团出现得越来越多,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的求职者数量持续增长。未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必将让求职的途径更多元,更好地促进兵团高质量就业。
同题共答服务持续发力
二师三十六团举办“春风行动”企业招聘会,工作人员为求职者发放相关资料(资料图片)。叶云清 摄
“我是一名宝妈,想通过培训学习一些电商直播相关知识,增加收入。”3月18日,二师三十八团五连职工杨银芳在职业技能培训班与其他学员交流。
“从免费参加培训到现场考核拿证,我只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二师二十九团三连职工罗承斌说。去年冬天,罗承斌报名参加了团场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焊工操作证。农闲时,罗承斌在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厂找了一份焊工工作,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针对职工群众的就业诉求,二师铁门关市相关单位持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大大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
春回大地,风起时节。二师铁门关市人社局积极联合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总工会、团委、妇联开展“‘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
活动聚焦二师铁门关市5家重点企业以及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丰经济产业园区、绿源产业园区企业,深入开展“访企问需”。通过“面对面”走访、“一对一”电话调查等方式摸清劳动者就业意愿、企业稳岗情况和用工需求,以政策宣传、招聘对接、创业服务等形式,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宣讲、岗位推介、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用工招聘和就业应聘精准匹配、“双向奔赴”。
活动期间,累计开展9期网络招聘专项活动,为5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用工信息,达成就业意向近百人,营造了周周有招聘、送岗到身边,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兵团各师市以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主线,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助力职工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兵团各师市“春风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春风行动”是公共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5年起已连续开展20年。今年,兵团开展“春风行动”准备更足、覆盖更广、措施更细、政策更实,和煦的就业春风吹拂着千家万户,为广大就业者带去了温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要求“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这些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明确了重点。
近年来,兵团党委结合实际,多措并举织密就业保障网。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优化就业服务,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高质量就业“组合拳”。用真情绘制幸福民生新画卷,用暖心书写经济发展新答卷。
各师市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增长点。发挥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作用,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聚焦重点领域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场场就业招聘点亮万家灯火,一次次技能提升促进供需平衡,一个个服务措施拓宽群众就业之路……如今,一个个就业稳岗促发展的精彩故事在兵团大地轮番上演。
兵团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强与自治区、援疆省市在劳务供需对接、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搭建供需平台,以高质量就业托起职工群众“稳稳的幸福”,让公共就业创业“花开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