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合作种子 收获致富希望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4-04-28 00:08:52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播撒合作种子 收获致富希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

4月7日,在四师六十七团十二连,可克达拉市甘愿新承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晾晒羊肚菌。近年来,六十七团党委积极鼓励连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杨俊钦、史鹏坤 摄

4月3日,十师一八二团养殖户强松江在林下放养灰鹅。 近年来,一八二团引导和扶持职工通过“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发展特色禽类养殖,饲养的灰鹅以订单的形式远销上海、天津等地,带动团场40余户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正虎 摄

二师三十六团铁门关市依果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永香在查看包装好的红枣(资料图片)。丰溢萱 摄

4月4日,十三师红星一场哈密市宏牧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给蛋鸡喂饲料。该合作社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社员持续稳定增收。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宝山 摄

3月28日,在六师北塔山牧场奇台县丰特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该社社长吴斌(右)在介绍合作社的产品。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华北 摄

“看,这是我们合作社产的胡萝卜汁……”日前,在五家渠嘉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播间,主播向网友推介合作社的产品。

五家渠嘉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种植绿色无公害胡萝卜2500亩,拥有存储2万吨蔬菜规模的冷库,形成“产供销储加”一体化的蔬菜产业链,2023年,社员人均收入5万余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按照《兵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兵团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个又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农工合作社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崭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职工群众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更加强烈。兵团对农工合作社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推广、购买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和基地认证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职工群众从“单打独斗”加快走向“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做到“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

示范创建推动规范运行。兵团以创建国家、兵团、师市三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为抓手,完善“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务信息化、产品安全化、成员技能化、服务全程化”机制,提升农工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兵团级及以上示范社超过190家,其中五师双河市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亿元连队的主导产业,2023年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创新机制激发运行活力。兵团加大扶持农工合作社示范社及联合社力度,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农工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等;构建完善“龙头企业+农工合作社+职工”经营模式,使更多职工在利益联结机制中受益;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员实现“干”有基地平台、“种”有技术指导、“销”有畅通渠道,让农工合作社成为师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科技赋能提升发展水平。兵团围绕农工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持续培训兵师团连业务骨干和合作社带头人,组织协调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农产品加工流通、合作社建设等先进理念,提升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建强以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为骨干的产业带头人队伍,有力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带领职工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沃野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看兵团如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玲玲

五师双河市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存宝(右)在查看合作社棉花生长情况(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郭晓维 摄

在十四师昆玉市昆泉镇恒九茂源枣业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干果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在忙着对加工好的红枣、核桃、葡萄干等干果礼盒做最后的分拣、包装、封箱工作(摄于2023年11月9日)。该公司由皮山农场六连昆玉市新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连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十一连鲲亿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兵团投资公司共同成立。高小霞 摄

七师一二八团七连锦泰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葡萄园分拣装箱丰收的葡萄(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西安 摄

日前,投资2640万元的六师奇台农场绿梦缘种植专业合作社制种玉米烘干及仓储基地开工建设,建成后日烘干产能1200吨,打造集制种玉米种植、烘干、仓储、选种于一体的产业链,可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兵团大力实施新型农业主体提升行动,各类农工合作社蓬勃发展,优质产品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持续提高,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沃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强更优

4月6日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四师六十四团基层供销社合作社养殖基地上,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吃着配方饲料。“进了合作社,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以往开的‘三蹦子’如今换成了‘越野车’。”社员买利旦·特力夏提高兴地说。

在40多公里外的六十七团洪海牧业有限公司,一座座现代化标准牲畜圈舍望不到边。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华西牛种质繁育场,当前洪海牧业有限公司存栏优质种畜超过1000头。

“洪海牧业有限公司依托六十七团基层供销合作社实现快速发展。”六十七团基层供销合作社主任卢新荣说,公司通过推行统一防疫、统一品种改良等养殖“七统一”服务,带领职工群众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做大产业中实现增收致富。

不久前,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基层供销合作社召开二次分配、分红及高产奖励大会,为32个农工专业合作社分红1667.47万元。在四师可克达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引领下,各团场基层供销社合作社迅速兴起,带动牧业、农资、棉业、制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

“有发展条件、有模式创新,就能更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疆可克达拉市创锦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军说,通过探索实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龙头企业+农工专业合作社+职工”的运营模式,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职工变股东,形成了企业有“赚头”、职工有“甜头”的农企双赢局面。

厚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沃土。近年,兵团不断探索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三产融合,巩固土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机制中的作用,先后出台《关于大力促进和规范农工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兵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在财政补贴、资金支持、设施用地、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好政策如阳光雨露般滋润大地,使兵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强更优,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当前各类合作社总数超过6500家,覆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等领域,成为推动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能人牵头 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春光里,处处是播种机的隆隆声。八师石河子总场农晟缘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森林带着社员们及早进行农机检修,为几个月后的收获季打好基础。

从以往的6台采棉机发展到现在拥有38台采棉机、4台番茄采收机、15辆大型运输车辆等,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和兵团农牧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下,徐森林带头创建合作社,助力连队适度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农业。

2011年,徐森林看到石河子垦区亟须大量采棉机的商机,率先购置机车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经过几年耕耘、积累,徐森林的机车及配套农机具更新力度不断加大,从2017年开始利润大增,业务范围拓展到周边县乡。

2019年,在师市及石河子总场大力扶持下,徐森林牵头成立了农晟缘农业合作社,投资700万元建成7000平方米采棉机集中停放维修站。在规范管理、拓宽业务领域的同时,徐森林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市场信息的获取,每年都举办农业发展信息交流会,200余名来自各地的农业专家、客商、社员齐聚一堂,商讨发展大计,农晟缘农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

2022年,农晟缘农业合作社棉花机采面积达到20万亩,采收番茄1万余亩、打瓜2000多亩,社员分红最高达到80万元。

助力石河子总场做大农业、农机、三产服务等产业,徐森林越干越有劲。2023年6月,农晟缘农业合作社投资50余万元建设320平方米的现代农机装备使用和保养技术培训基地,今年将全面开展采棉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完成20余万亩采收目标,推动合作社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土能人乡土情结深厚,创业能力强、热情高,兵团坚持内育与外引并重,在本土能人中挖潜一批、在现有经营主体中提升一批、在外地人才中招引一批,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鲜活动力。培育一批能人,振兴一方产业,当前兵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生产经营模式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合作社已达900余家,有力促进了职工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 助力合作社发展量质并举

4月7日清晨,在五师八十九团二连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内,一袋袋配方饲料经自动供给系统运输到一排排现代化的猪圈前,上千头育肥猪开始了欢快的进食时间。

在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场内,保育舍、育肥舍、沼液储存池、消洗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自动控温、自动饮水、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通风等系统实现一键操作,全封闭式管理让养殖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提质增效,必须推动传统养猪模式向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型。”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忠华说,规模化养猪是个精细的技术活儿,依靠科技创新,合作社已实现智能化、机械化养殖,2023年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五师八十九团积极引领养殖合作社应用先进科技,推动传统粗放式养殖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探索实践中,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打造出集种猪繁育、饲料加工、规模养殖和屠宰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聚焦养殖安全、优质、高效生产,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立足实现生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创新采用技术托管模式,将生猪饲养技术工作“打包”交由新疆天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提高了仔猪出生率,也缩短了出栏周期。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新疆天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天康养猪学院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母仔猪健康管理、春冬季疾病预防等,对社员进行生物安全防控、粪污处理等专业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生猪饲养整体管理水平。

至今,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吸纳200余名连队职工入股入社,合作社年均产值超过5000万元。杨忠华介绍,今年将引进原种猪进行品种培育,扩大能繁母猪饲养规模,拓宽屠宰冷链加工包装销售市场,让职工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信心越来越足。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兵团通过“强示范、优服务、建机制”等措施,助力农工合作社加强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引进,应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生产效能、管理效率和市场开拓能力,培育出一批专业化、高效益、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兵团级及以上示范社超过19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近30家、兵团级示范社近200家。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新ICP备15003450号-1
Copyright © huya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兵团胡杨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991-2680756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兵团胡杨网-网站地图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