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善治:增强“软实力” 打造“硬环境”
编者按
街道整洁环境美、设施完善服务好、职工群众文明有礼……盛夏时节,走进兵团各连队,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幸福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社会治理,聚焦的是“社会”、维护的是“全局”。近年来,兵团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各连队党支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思想上形成自觉、制度上形成规范、风气上形成氛围,用基层善治“软实力”打造乡村振兴“硬环境”,为乡村振兴增添持久动力。
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党员入“网格”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
6月15日,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党员网格员王洪斌(右),在社区组织开展以“花语长廊聚民心,夜话基层共治理”为主题的“周三夜话”活动。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贝 摄
“暖气不太热,能找人来修一修吗?”“怎么下载保险凭证?”……
7月1日,在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居民群众遇到麻烦事,便在“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群里询问,基层党员网格员王洪斌看到后,立即“接单”,一对一跟进解决居民们的难题。
近两年,三十一团阳光社区通过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搭建了“党支部—党员网格员—职工群众”的网格体系。通过将连队、社区的职工居民在区域位置上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再由选派的党员网格员包联,从而构建基层治理的“小网格”,形成“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基层治理途径。
“我们通过数据摸排、核查、比对,将职工群众家庭划分小组,选派党员网格员进行包联,覆盖每一户职工群众。”王洪斌说,“目前这张‘网格’里面,各团场、连队共组建了300个网格党支部、509个网格党小组和4500多名党员网格员。”
同时,阳光社区推出的“线上+线下”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线上建立网格微信群,线下发放党员连心卡、党员包联群众信息卡和便民服务卡,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
“每名网格员包联10至20户职工,在微信群、家门口‘挂牌亮户’,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网格员都能及时、有效、妥善地帮我们解决。”三十一团阳光社区居民王君红说。
精细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小网格”不仅给职工群众送去温暖,还为他们送去增收致富的“密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网格是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基础单元。二师铁门关市各团场、连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一张网格”有效延伸基层党组织工作触角,通过党员网格员的主动服务,践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把尊重民意、改善民生体现到基层治理之中。
如今,经过不断实践,二师铁门关市网格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之一,“小网格”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八师一四三团九连:依法治理 构建和谐幸福连队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永杰
6月13日,八师一四三团九连调解室内,联户长(中)为职工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宋玲玲 达伟贤 摄
邻里间互帮互助、文化活动多种多样、职工积极参与连队共治……近年来,八师一四三团九连以“党建+法治”为引领、以职工群众生活富裕为重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努力开创依法治连队工作新局面。
“这件事情,我认为应该……”
“我不赞成你的看法,我觉得还是要再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走进九连,一股浓厚的民主氛围扑面而来。这里是职工群众共商共议、共谋发展的温馨家园。近年来,九连通过创新民主协商组织形式,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推进民主法治连队建设。
“以前,我们遇到啥难事,总觉得找领导才能解决。现在不一样了,‘半月谈议事会’上,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职工莫建军满脸笑意地分享着变化。今年以来,九连党支部创新性地引入了“‘四议两公开’+职工恳谈会”模式,并独创“听说问答”议事方法,让矛盾纠纷在阳光下晾晒,就地化解。据统计,这一机制实施以来,连队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0%以上。
“‘听说问答’,顾名思义,就是先听职工群众说,再有针对性地提问解答,最后达成共识。”九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张权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激发职工群众的自主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连队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九连的民主法治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除了议事机制的创新,九连还注重拓宽职工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搭建议事平台、组织召开意见征集会、创建微信议事群……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连队还积极探索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参与协商议事的新形式,确保职工群众的各项权利得到真实体现。
法治,是九连和谐稳定的另一道坚固防线。在“驻连律师”的帮助下,连队将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轨道,为职工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政策咨询。值得一提的是,连队还培养了41名职工代表、13名联户长成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连队治理能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用法律知识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我是连队的联户长,也是法治带头人。现在,我不仅自己懂法,还经常给乡亲们普法。”联户长白清自豪地说。在冬季农闲时期,连队还会组织“大冬训”和“法治大培训”,提升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
如今的九连,组织强、风气好、职工富、环境美。这些变化,让每一位职工群众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幸福。“在这里,我们都是连队的主人,生活平安又幸福。”莫建军感慨道。
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连规民约 “约”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琳琳
6月15日,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职工群众在欣赏墙上的“农民画”。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琳琳 摄
伴着夏日晚风,记者走进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
落日余晖笼罩下的连队,沉静而温婉。鳞次栉比的院落焕然一新,洁白的墙上一幅幅生动的“农民画”引人入胜,青瓦、红墙、丽日、蓝天,加上远处的雪山,构成一幅静美闲适的乡村画卷。
在连队办公楼门口,一块连规民约展示牌引人注目。“将连规民约张贴在门口,既能让路过的职工群众经常看到,也能提醒我们做好连队发展工作。”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徐基彪说。
四连党支部通过职工自己“提”、群众共同“议”的方式制定了连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纳入连规民约,在社会治安、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形成约定,移风易俗、涵养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除了张贴在公共区域外,四连党支部还为每家每户发放连规民约宣传牌,将制度上墙,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连规民约不仅仅是一张张贴在墙上的纸张,更是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的行为指南。“自从有了连规民约,我们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大家一起打扫卫生,保护连队环境。”职工王开元说。如今,开展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成为新风尚,职工群众们争先收拾起屋前屋后,美化庭院、翻修房子。
在王开元家,白墙青瓦的小院院墙上绘着一幅色彩斑斓的“农民画”,画中的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甜瓜个个饱满,还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以此为背景,徐基彪和王开元在小院里进行网络直播。
一个小时的直播结束,两个人嗓子都哑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徐基彪笑着说:“还不错,今天成交了十几笔订单,还给粉丝推介了连队的旅游项目。”
以前,徐基彪只是在直播间推介农产品,如今,随着连队环境越来越好,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他就把直播间放到了职工群众的院子里,借此推介连队的旅游产品。
“之前连队环境差,家家门口堆垃圾,路上全是乱停的车。”徐基彪说,“这几年,连队党支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修建大型农机停放点、翻修路面、集中排污、户厕改革、植树绿化……一系列整治措施相继落实。职工群众按照连规民约,积极履行‘门前三包’,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家小院里种点菜,日子惬意又舒服。”
近年来,共青团农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百连示范工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把人居环境治理与产业兴旺有机结合起来,下决心、花力气整治人居环境。实施道路硬化、安装路灯、房屋外立面改造、植树绿化和环境改造等工程,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让职工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
盛夏的四连,处处都是生机勃勃。居民房屋面貌一新、特色文化墙生动靓丽、分类垃圾箱有序摆放、幸福农家小院笑声不断……“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连队打造文化墙,鼓励职工群众创办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争取吸引更多的游客。”徐基彪说。
五师八十九团二连:党建引领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靖茹
5月31日,五师八十九团二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连长齐文亮(中)为职工指导小麦田间管理技术。申玲 冉双国 摄
眼下正值夏收的关键时期,在五师八十九团二连,无论是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还是连队场院,处处活跃着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为职工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协调农用机车和劳动力。正是他们的四处奔忙,让作为兵团“百连示范工程”创建连队的二连,这些年来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阔,一刻也不“减档”。
“如何增强凝聚力,让职工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新时代连队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狠抓‘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民主管理意识,职工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二连党支部书记杨忠华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二连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实际,创新“党建+”模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强化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火红的党旗引领职工群众过上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2017年年底,二连作为五师双河市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连队“两委”选举工作试点单位,选举产生了连队党支部委员会和连队管理委员会。二连党支部一班人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2018年,二连建成870平方米的标准化党群活动阵地,配备有党建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综治中心、党支部会议室、妇联之家等,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有效保障和一体推进了组织生活正常化、职工学习经常化。
此后,二连党支部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建立并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努力把每名党员和职工群众都凝聚到连队发展中,使党支部成为带动连队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职工群众家门口的“一点小事”,是党组织的“头等大事”。“职工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个别职工社保缴费困难问题等,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影响到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就是大事。”杨忠华说。
这几年,连队还选树了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鼓舞身边人,实现了老典型不断提高、新典型不断涌现、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典型培育格局,营造出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生活在二连,明显感到连队党支部一班人为职工办的实事越来越多,干部和职工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我们职工群众致富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二连职工刘加营说。
为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二连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用心用情调解职工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三年来,连队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民事纠纷7起,矛盾排查35次,真正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得到了职工群众的称赞。
同时,二连还修订完善了“连规民约”,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评活动,建立“两委”、网格长、居民三级责任体系,完善《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环境卫生巡查制度》,以科学管用的机制,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乡村美、治理优、人心齐,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二连徐徐铺展。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