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看兵团丨探访兵团第八师一三六团:“植棉禁区”创造奇迹人民网记者杨睿一说到新疆棉,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会竖起大拇指,正所谓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据统计,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511.2万吨,占全国总产九成以上,面积、单产、总产、商品调出量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一三六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任新忠在棉田介绍该团棉花种植历史。人民网记者 杨睿 摄7月下旬,人民网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三六团棉田,微风拂过,荡起一层层“碧浪”,乳白、浅黄、粉红等各色的花朵点缀其间。时间回溯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二十二兵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卫生队勤杂班的几个小战士,在小拐垦区开垦了兵团也是新疆的第一块棉田,并且试种成功。资料图。一三六团供图小拐位于玛纳斯河下游,准噶尔盆地西侧,地处北纬45°-46°之间,无霜期146-156天,部队进驻小拐垦区时,准噶尔盆地一直没有种植棉花的历史。就是在这么一块“植棉禁区”,解放军战士种出了棉花,创造了奇迹。那年秋天,小拐垦区试种的4亩多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88公斤。资料图。一三六团供图兵团第一块棉花试种成功后,为新疆、兵团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积累了经验。1953年,在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将军、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大力支持下,通过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准噶尔盆地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至此,136团也被誉为“兵团种棉花、小拐第一家”的美称。时光荏苒,74年后的八师石河子,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八师石河子市100%实现棉花播种机械无人驾驶和自动化,率先在兵团建成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这是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缩影。其实,“中国棉花看新疆”还有下一句——新疆棉花看兵团。航拍八师石河子市棉田。人民网李欣洋 摄随着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机械化采摘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兵团棉花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2023年,兵团棉花六项指标均高于新疆和全国同期水平,其中4项质量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兵团以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
央媒看兵团丨不以山海为远 守护万家安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成效显著新华社记者何军、苟立锋22日清晨,像往常一样,陈大进早早洗漱完毕、吃过早饭,步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上班。作为浙江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专家,从西子湖畔到天山南麓,为守护边疆群众身体健康,陈大进和同事们在第一师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年。援疆医疗专家正在查房。(受访者供图)陈大进说,做好医疗援疆工作不仅是治好一个病人、开展一次巡诊,从踏上新疆之初,他们就在思考如何把东部地区先进的医疗制度引入新疆、如何在受援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南疆五地州地处环塔里木盆地周边,偏远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一度让这里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苦恼不已。历经多年发展,南疆的医疗条件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但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依然是当地很多患者寻医问药时面临的难题。到新疆不久,援疆医疗队就组织团队成员前往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开展义诊活动,饱受病痛折磨的小女孩古丽、患有罕见病的小阿迪力等人在此期间看病并得到救治。援疆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受访者供图)“第一次发现古丽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心疼。”陈大进说,患病两年来,孩子长期吐血、黑便,不得不辍学养病。为让她尽快恢复健康,团队积极与后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专家协调沟通。在两地专家携手合作下,2022年3月4日,历时208分钟的手术顺利完成,古丽逐渐康复。“我的孩子能重获新生,都要感谢我们的援疆专家,感谢党中央的援疆政策。”古丽的妈妈古丽米热·玉苏普说。三年来,浙江省援疆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健康宣教、巡回义诊达到500余次,健康科普宣教受益5.8万余人。目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采取“以院包科”的支援模式,通过整院“组团式”援助,有针对性地提升当地医院临床专科水平。同时,各方援疆力量注重引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疗理念。“‘组团式’医疗援疆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变‘输血供氧’为‘造血制氧’。”第十一批“组团式”援疆广东省医疗队队长、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肖非说。在广东省援疆专家指导下,南疆首例新一代腹腔热灌注治疗、南疆首例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等46项先进医疗技术在喀什地区落地;在辽宁省援疆力量支持下,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建设艾滋病毒基因检测实验室、肿瘤诊治中心等,一批重点专科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跃;在湖南省援疆团队帮助下,吐鲁番市培训本地医疗人才4万余人次,开展11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医疗人才队伍素质大幅提升,一些项目在吐鲁番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2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通过国产原研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台,向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第一师医院的机械臂发出手术指令,成功为一名当地患者实施了胆囊切除术,这也是我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多年来,浙江、广东等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省市的近百家高水平医院,累计选派千余名援疆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5日电
-
央媒看兵团丨从新疆的建设者到记录者再到宣讲员,闫欣秋履行着自己的承诺——用亲身经历讲好兵团故事工人日报记者吴铎思、通讯员马安妮94岁的闫欣秋剃去了白发,总喜欢戴一顶白色的鸭舌帽,上面绣着“第四师六十六团”的字样。伸手一握,他的双手粗糙而有力,很难想象,这双曾拿着铁锹下地开荒的手,如今也在鼠标、键盘和快门之间灵活转动。荣获“解放西北纪念章”“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最美老干部”等多项荣誉,从新疆的建设者到记录者,再到如今的宣讲员,闫欣秋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我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的变化,更切身感受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更想多做点事,用实际行动感党恩。”建设者:肩负使命屯垦戍边闫欣秋有3件“法宝”:参军入伍时的裹腿布、毛巾和挎包。它们承载着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这3样老物件,我是想让大家能够更具象化看到过去艰苦的岁月,激励大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谈起那段光荣岁月,闫欣秋的回忆总是历历在目。“进军新疆、建设新疆,大有可为。”后来,闫欣秋来到新疆,肩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新疆的建设发展“藏”在闫欣秋的一次次搬家之中。1957年,闫欣秋结婚的新房是一处不足5平方米的地窝子,四面土打墙,没有窗户,只有顶上的一个出口,挂着一片草帘挡风;1964年,他到了团部,住上了军营式土块房,四面墙带着地面都是用土块垒砌而成;1984年,第3次搬家,他住进了砖墙垒砌的四合院,院内也有了葡萄架和果树;2004年,团部盖了楼房,连通了天然气和暖气。“2019年我又一次搬家,女儿给我在可克达拉市买了小二楼。”闫欣秋笑着说。记录者:一生使用过11台相机从1950年12月入疆后,闫欣秋就扎根在了伊犁河畔。不久就被安排在宣传部门,接触了人生第1台照相机。“刚开始那几年,我带着相机跑遍了霍城县萨尔布拉克、芦草沟镇一带的牧区,记录了当时的土地改革工作。”闫欣秋说。年轻人总是对未知事物感到好奇。在一次工作之余,闫欣秋跟着牧民体验当地“叼羊”,不料马受了惊吓,奔向悬崖边,千钧一发之际,当地一个牧民及时拉住缰绳,救了他。“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留下来。”闫欣秋说。在往后工作的36年时间里,闫欣秋用镜头记录了团场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1990年4月,闫欣秋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工会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在当天举办的欢送茶会上,他又被任命为六十六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和老龄委主任(以下简称六十六团老龄委)。从那天之后,闫欣秋的镜头内又记录了另一番风景。不久前,93岁的退休职工刘进生带着妻子前往他家,客厅内夫妻俩戴着大红花,并肩牵手而坐,对面的闫欣秋手持相机定格了“最幸福”的笑容。闫欣秋手中的相机已经是他使用过的第11台照相机。“这还是我到北京参加电视节目时,电视台奖励给我的。”他说。目前,闫欣秋已为80岁以上的160对老军垦人拍了合影,有些被珍藏起来,有些则上了报纸杂志,每张都成了珍贵的记忆。宣讲员:美丽兵团“我”来讲1991年,闫欣秋所带领的六十六团老龄委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这激发了他的干劲儿,带着六十六团老同志们组建了“老百姓宣讲团”“党员志愿者队”“学雷锋队”等多个志愿服务队,并多次下基层宣讲。“我就是想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奋斗。”闫欣秋说。在闫欣秋离休34年内,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000多场次,将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到最远的角落,覆盖受益群众20万人次;先后拿出4万多元退休金帮助困难职工群众,为他们解决困难400多件;并组织大型采访和摄影活动20多次。2016年,闫欣秋和四师伊犁职业技术学校(现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努尔古力·居马汗结为“父女”,从此,六十六团百姓宣讲团多了一名年轻的“特殊宣讲员”。他们一起先后为四师18个农牧团场、48个连队、近万名职工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为了让这里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闫欣秋与人合著了自传体小说《可克达拉之恋》,讲述了老一辈军垦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宣传好家乡,讲好兵团故事,传承兵团精神,鼓励大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闫欣秋说。
-
央媒看兵团丨青春可克达拉马呈忠“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上世纪60年代,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在可克达拉诞生。歌曲的传唱让可克达拉声名远播。2015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座城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挂牌成立。夏夜,漫步在年轻的可克达拉,“草原之夜”灯火通明。浪漫追寻紫色浪漫的薰衣草从伊犁河谷盛开的繁花中脱颖而出,随风摇曳的紫色花海和馥郁香气,以势不可挡的力量闯入每个过客的心灵。起早贪黑的李敏带着一帮年轻人行走在无边花海。“薰衣草是浪漫的花,闻起来芳香,开起来艳丽。”53岁的李敏是第四师农科所特色作物研究室主任。10年前,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培育“浪漫花朵”的道路。法国普罗旺斯很远,同纬度的新疆伊犁河谷很近。20世纪60年代,为扭转我国薰衣草精油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年轻的上海知青徐春堂担起重任。从几十粒薰衣草种子起步,徐春堂推动实现了我国薰衣草产业的种植培育。1990年,第四师区域出产的精油超过全国总产量的98%,满足国内需求后还实现少量出口,摘掉了中国使用薰衣草“洋油”的帽子。徐春堂用青春,让可克达拉多了一片片盛开的薰衣草花田。为了让薰衣草持久绽放美丽,2010年,第四师农科所计划建立特色作物研究室。在玉米、小麦等种子繁育领域已有所获的李敏,决定沿着徐春堂走过的道路,继续研究培育薰衣草。“培育薰衣草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李敏说,团队中不时有人退出,薰衣草花田里的她,早上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身泥水;在实验室做组培接苗时故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只为心无旁骛地育苗。坚守,让紫色花海有了新变化。李敏所在团队选育的4个薰衣草品种,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85%。在解决薰衣草种苗好不好的问题后,她带着团队攻克薰衣草标准化种植的问题,以产出更多优质精油。有2万多亩薰衣草种植规模的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可克达拉薰衣草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收割后的薰衣草经过蒸馏设备萃取出精油,应用于多种化妆品。50岁的邢波正熟练地包装薰衣草纯露。“我28岁时就接触到了薰衣草,在烈日下种植,在地下室厂房每个月罐装几百盒精油。”看着如今现代化车间可以连续罐装精油的生产线,邢波直言,薰衣草产业发展迎来了盛花期。韩丽是邢波的老同事。上学时,她在薰衣草花田背书;工作后,她与同事一起推动薰衣草从单纯原料销售走向精油、纯露、干花三件宝,发展出种类丰富的产品,让薰衣草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去年,公司薰衣草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网络销售成了重头戏。”韩丽说,时代快速发展,薰衣草跟消费者的联动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互联网,可克达拉薰衣草香飘出天山。在可克达拉长成,在伊犁河谷铺展开来,这片紫色浪漫正在更大的舞台上出彩。一代又一代人用青春浇灌的薰衣草,在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与消费者共情共鸣,俘获了更多年轻人的心。浓烈生活夜幕降临,美食街上烟火气升腾,吃着滋滋冒油、香气扑鼻的羊肉串,喝口醇厚的乌苏啤酒或闷口火辣穿喉的伊力特酒,展现新疆人对远方朋友的热情。可克达拉市位于绿意覆盖的伊犁河谷,盛产优质高粱、小麦、玉米等酿酒原材料。天山雪水浇灌,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遇上了屯垦戍边的兵团人,成就了这一杯浓烈佳酿。60多年前的冬天,在肖尔布拉克低矮的土坯房里,军垦战士点着煤油灯,用独轮车、大铁锅、柳条簸箕,手拉肩扛,酿出了第一锅伊力特美酒。纯净馥郁的白酒缓缓流出,房间里一片欢腾,大家舀出一瓢酒来挨个品尝,醇香绵甜的酒从舌尖滚落到胃里,火辣辣的感觉传遍全身,立刻驱走了冬日的严寒。自此,源源不断的美酒流淌到了今天。一代代兵团人坚守着小酒坊诞生的老味道,追随着新工艺,小酒坊变成了现代化的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但不变的是人们对那股绵柔与火辣的追忆和偏爱。在酒厂工作了30多年的卢克文记得,儿时家中沙发中间的小柜子中,爷爷经常会放几瓶贴有红色商标的伊力大曲酒。逢年过节,亲友团聚,菜还没上桌,早已倒满杯的醇厚酒香飘满全屋。卢克文进厂后从酿酒班干起。“千年老窖万年糟”,将高粱、玉米、大米等原料用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接酒,每个阶段要适应四季温度和气候变化,保持均衡才能酿出好酒。无论是身边的亲朋还是远方的好友,相聚时,卢克文都要请他们喝一杯伊力特酒。令他和工友自豪的是,这杯酒是新疆人爽朗好客的象征。漫步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酒文化馆、酿酒生产区、技术研发中心、葡萄酒文化馆、白酒生产区及配套产业区错落有致。行走在观光长廊上,从高粱等粮食固态发酵,到取粮、搅拌、蒸馏等酿制成酒,生产过程一目了然。来自吐鲁番市的酒商陈伟细心地观看着酿酒的工艺,不时拍照摄像,只为让远方客商也能一睹酿酒场景。近年来,伊力特公司建设了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线上服务平台,让更多来到新疆、走进可克达拉的游客,品一杯“火辣的味道”,将这种“火辣”带给家乡亲朋好友。扎根伊犁河谷,拥抱诗与远方,伊力特浓烈酒香正飘出天山,让更多人爱上这股味道,体会一代又一代年轻兵团人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朋友来了,首选伊力特酒。”扎根可克达拉的山东小伙王凯云,第一次在吐鲁番市喝过伊力特酒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味道。来到可克达拉,他才知道这里就是伊力特酒的诞生地。“过年回山东老家探亲,带去了伊力特酒,家人们都夸口感好,酒香浓。”王凯云说,大家喝着酒,听他讲述伊力特酒的历史、兵团的故事,还有成长中的可克达拉,别有一番滋味。风景独好奔腾的伊犁河水流过可克达拉大桥,桥上车流不息。绿树红花掩映的景观带沿河向远处延伸。从二层小楼的滨河书吧远眺,近岸处人来人往,充满欢声笑语。细嗅飘散的花草香味,生活无比惬意。落日余晖下,朝阳初升时,朱雀湖公园是可克达拉最为热闹的地方。“春水涟漪鲤鱼跃,莲花摇曳夏游乐,红叶飞舞画彩蝶,雪压枝头迎新春”,广场上大人们跳起舞,孩童们开心戏耍。眼前朝气蓬勃的美好,勾起了93岁的闫欣秋老人的回忆。老人搬了很多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个崭新开始。1954年,闫欣秋的住房还是一间6平方米的“地窝子”,土墙、苇子房顶、草帘门、草纸糊窗,垒起土块当桌凳,一住就是7年。1958年,一家人搬进了土木结构的平房。到了1978年,一家人搬进了新建的70平方米砖混房,伙房、煤棚和厕所一应俱全,还有个小院。2003年,闫欣秋搬进了5层住宅楼。家庭条件不断改善,女儿为老人在可克达拉市又购买了一套160平方米的小别墅,站在视野宽阔的阳台上远眺,可克达拉美景尽收眼底。在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奋斗中,年轻的可克达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朱雀湖公园是可克达拉自2016年10月开始打造的29个主题生态绿地之一。如今,可克达拉主城区绿化面积达1.92万亩,绿化覆盖率达50%,出行300米内见绿、500米内见园。住在绿意中,人们对生活有了更多期待。新源县游那拉提“空中草原”、特克斯县看八卦城、昭苏县观万马奔腾……年轻的可克达拉身处旅游资源富集的伊犁河谷,发力“旅游在伊犁、配套可克达拉”,主城区以酒店建设为主,团场连队依托绿树繁花,聚集起一批民宿、农家乐创业者。今年34岁的任智强住在紧邻霍尔果斯市的六十二团。前些年,他靠外贸生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如今,新疆旅游火热,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农家小院被任智强打造成了集居住、餐饮、采摘于一体的综合院落,今年“五一”期间已开门迎客。“小院要朝着适合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打造。”看着人来人往、日渐热闹的小院,任智强觉得还有改造空间,“将来,这里会有浓厚的年轻氛围,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忘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享受年轻的美好、纯粹的快乐”。目前,可克达拉市已建成民宿137家,在建民宿129家。年轻的可克达拉被誉为“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可克达拉,正散发着浓郁的花香酒香,拥抱八方来客。
-
央媒看兵团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四团:种植油莎豆 沙漠变绿洲谷满满、李道忠兵团三师五十四团位于喀什绿洲和叶尔羌河绿洲之间的布古里沙漠深处。2016年以前,当地风沙肆虐,干旱缺水,资源禀赋差。五十四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在茫茫沙海中开垦良田,种植的油莎豆亩产不断提高,面积越来越大,还实现了本地加工。油莎豆种植不仅保护了当地生态,还增加了职工收入。艰苦创业:沙漠中育出万亩绿茵走进五十四团的大条田,一行行十几厘米高的油莎豆苗向远处延伸,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2017年5月,五十四团开始尝试种植油莎豆。出苗后的油莎草很快覆满地表,七八月份时,油莎草就有七八十厘米高。其他被开垦出来的地在几场风沙后都被吹成土包,唯独那几块种了油莎豆的地仍然绿茵一片。从那一年开始,油莎豆这种在沙土地上依旧可以顽强生长的作物,为五十四团的发展找到了方向。油莎豆原产非洲,又名铁荸荠、油莎草、地下核桃,它含有大量的油脂、淀粉和糖分,是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新型作物,集油、粮、牧、饲用途于一体,有着“沙漠作物之王”的美誉。油莎豆2021年12月被《“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纳入特色油料作物发展的重点品种,2023年9月被国家卫健委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因为油莎豆根系发达、分蘖强,所以抗旱耐涝,耐瘠薄也耐盐碱,还易种易管,病虫害少,很适合五十四团的沙土地种植。试种成功后,油莎豆种植在五十四团迅速铺开。到2019年,全团的油莎豆已达2万余亩,成为国内油莎豆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2021年,五十四团因油莎豆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五十四团油莎豆种植已实现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包括油莎豆播种机、油莎豆收获机等。到今年,五十四团油莎豆已累计推广种植近12万亩。生态改善:大风天气减少了三分之一曾经的五十四团垦区是一片黄沙,在遭遇沙尘天气时,大风将沙尘扬起,能形成一面上百米高的沙墙,万里无云的天空瞬间被黄沙掩盖。与裸沙地相比,种植油莎豆的地块有效抵御了风沙的侵蚀,对地表的风沙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油莎豆又可与周边防护林达成共生效果,有利于防护林苗木的生长,防风固沙效果明显。“2017年刚来的时候,经常还在地里干着活儿,天就突然黑了。”二连职工索法增回忆之前的风沙天气时说。五十四团在2017年种植油莎豆前,每年6级以上的大风可达53天,现如今大风天气较以前减少了三分之一。油莎豆生命力强,一挨地一滴水就能扎根,同时分蘖多,在田间呈株丛生长,一般每个分蘖有须根50到70条,植株高20到100厘米,可覆盖遮阴,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虽然生育期大都处于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是油莎豆本身的植物学特性决定了植株蒸腾量较低,且相较于其他作物而言,种植密度高,土壤覆盖度高,可以极大地降低土壤蒸发量。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水量,五十四团在种植油莎豆时,全部采用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生育期亩用水仅需300至400立方米。近年来,五十四团区域生态气候已发生明显改变,年降雨量从不足50毫米增至120毫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每年11月初,上万只灰鹤迁徙到五十四团越冬。收获后田地里残留的油莎豆成为它们的口粮,它们在田间悠哉觅食,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收获后的油莎豆还会有大量根茎留在土壤中,也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到目前,五十四团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从过去的0增加到现在的0.4%。效益提升:亩均产量达到430公斤该团二连职工索法增两次被团里评为“油莎豆高产栽培示范户”,还以亩产760公斤的佳绩拿下了五十四团2023年油莎豆亩产最高纪录。按每公斤5.5元的保守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到4180元。油莎豆亩产从最开始不到200公斤到现在的760公斤,是种植方法不断改进的结果。索法增介绍,他的整个种植过程都是按照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制定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的。在播种前,他都会在家里进行发芽试验,今年的试验出苗率有80%。而且,他对肥料的使用非常讲究,出苗期、分蘖期和结豆期,分别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在进行高效水肥一体化滴灌时,湿润锋即将相接了,再加水溶肥。”索法增说。2023年,五十四团油莎豆种植面积1.61万亩,亩均产量由2019年的不到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30公斤。根据油莎豆生长周期,五十四团还探索了“冬小麦+油莎豆”两年三熟种植模式,减少土地闲置期,提高农业产出率。该团二连职工周云忠的420亩地今年全部轮作了冬小麦,预计平均亩产400至500公斤。五十四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军介绍,油莎豆在保护生态,促进职工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五十四团的主导产业。未来,立足五十四团,油莎豆产业将辐射南疆各师市及周边地区,增面积、增产量,建成油莎豆绿色优质高效油饲产业集群,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援疆旅游专列抵达新疆石河子
-
央媒看兵团丨新疆兵团芳草湖农场绿色植保技术为农业保驾护航于三、芦文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当下,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59万亩棉田苗齐又壮,3.5万亩番茄已进入花期,5.1万亩冬小麦麦穗饱满,处处充满绿色生机。杀虫灯、性诱笼、黄板、糖浆瓶、无人机、雾炮打药机……这些植保“利器”组成绿色植保阵营,守护着农田,为作物成长“保驾护航”。近年来,芳草湖农场大力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和高科技植保技术,全天候、全区域、全民动员,筑起了一座绿色农业发展的堡垒。“农场每年投入植保资金3000万元以上,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36个农业连队棉花、小麦、番茄亩产量持续走高,职工收入节节攀升。”芳草湖农场副政委曹森林说。握紧“组合拳”近年来,芳草湖农场对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推广给予大力支持,握紧绿色植保“组合拳”,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对土地和环境的影响。根据害虫趋光、趋波、趋色等特性量身定制的频振式杀虫灯分布在芳草湖农场75万亩农田里,共有1100余盏。杀虫灯技术已在芳草湖农场使用多年。起初,杀虫灯使用有线电源供电,远离电源的农田无法使用。2019年起,利用太阳能板供电的杀虫灯在农场的推广使用,实现了对棉铃虫、地老虎等趋光性害虫捕杀全覆盖。每年春播前,芳草湖农场八连植保员潘进东都要用糖、醋、白酒熬制几锅香味四溢的糖浆,给农田害虫准备“美食”。“把糖浆灌进瓶子里,绑在棍子上插到地里,利用蛾类等害虫对糖分的喜好,从而达到诱杀的效果。一般8亩地布置一个糖浆瓶。”潘进东说。性诱笼可谓是诱杀害虫的“美人计”。其中放置了特定害虫性信息素的诱芯,释放出与雌虫相似的化学信号,以此吸引棉铃虫、棉夜蛾、地老虎等夜蛾类害虫。还有芳草湖农场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随处可见的涂满黏胶的黄板,利用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趋色性达到灭虫效果。打好“阻击战”54岁的杨忠兵是芳草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从事植保工作已31年。“消灭害虫就要阻断害虫繁殖链,必须全年开展、环环相扣,不给病虫害喘息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杨忠兵说。一直以来,芳草湖农场针对各个季节和不同农作物害虫的特性,打好绿色植保“阻击战”,有效降低了虫害带来的风险。每年秋季,芳草湖农场都要组织机力对73万亩农田进行秋翻,这既是一项农业生产措施,也是一项有效的植保措施,通过破坏害虫越冬的生存环境使其无法成活。每年春季,芳草湖农场36个农业连队都要组织职工开展大规模人工除蛹工作,及时清理田间地头的杂草,破坏害虫出蛰繁殖场所,减少棉铃虫、地老虎、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蚜虫是一种个体较小、繁殖速度快、吸食农作物汁液的害虫。由于蚜虫可随风传播,冬季温暖室内的花盆就成了蚜虫繁殖的温床。每年冬季,芳草湖农场组织各连队植保员、农业技术员走进36个连队和10个社区居民家、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发动群众不漏一户、不漏一盆,地毯式进行灭蚜。“以前是在花盆里投药,这几年都是通过花盆投药和‘挂黄牌’结合的办法灭蚜,效果非常好。”杨忠兵说。2007年6月,芳草湖农场二十六连职工王建种植的70亩棉田爆发红蜘蛛虫害,当年棉花亩产量只有200公斤。“现在植保技术完善,地里看不到红蜘蛛了!”王建说。在气温适宜期,红蜘蛛约5天繁殖一代。为有效防治红蜘蛛给农业带来危害,芳草湖农场不断加强职工科技培训。农场通过群防群治,早发现、早防治,建立起“农田保护带”,封锁红蜘蛛进农田的路径。“每年5月,我们要在农田周围的杂草上喷施两遍专用杀螨剂,把红蜘蛛消灭在农田外。”杨忠兵说。开展“科技战”目前,正是芳草湖农场农作物防虫田管关键期。6月3日,芳草湖农场三十连两委(连队党支部委员会和连队管理委员会)科技委员李林云在办公室里,通过操控手机就可“洞察”农田里害虫的一举一动以及农作物长势,并通过微信群及时向职工发布虫情预警和当下田管措施。一场与害虫的“科技战”悄然展开。2023年,由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出资,在三十连建成了一座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站。监测站通过频振式灯光诱杀害虫,高清摄像头拍照,计算机自动识别分析,互联网连接手机传输信息,为该连4000亩农田提供稳定、快速、精准的虫情实时监测预警。监测站还可实时监测小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5月26日,芳草湖农场十连植保员狄明东来到连队果园开展灭虫防病作业。狄明东加水、配药,熟练地展开机翼,在遥控器上设定好各种飞行参数,植保无人机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呼啸而起,开始喷药作业。随后,狄明东又来到一块麦田,操控无人机开展虫害防治。“连队现在有6台不同型号的植保无人机,可对复杂地块、不同作物进行植保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狄明东说。枯黄萎病原菌可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被职工称为农作物的“癌症”。“坚决杜绝感病品种进入农场,及时对感染病原菌的地块进行轮作倒茬,引进高抗品种,大面积使用生物菌剂……目前,农场有效控制了枯黄萎病的发生。”杨忠兵介绍。如今,芳草湖农场职工自行购买植保无人机80余台,现有吊杆式打药机、雾炮打药机等各类植保机械700余台。农田上空无人机飞翔,地上植保机械驰骋,立体式守护农林安全。
-
央媒看兵团丨废膜成了新材料——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光明日报记者尚杰、赵明昊覆膜栽培,被认为是新疆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很快大面积推广开来。但由此带来的残膜污染治理难题,成为新疆农业亟待破解的课题。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首创从残膜机械化回收,到干法清理除杂,再到自“热”成粒,最终形成残膜棉秆复合材料的农田残膜污染闭环治理装备系统,在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5月底,记者同来自各地的专家一起,参与了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中期评估会。在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一家农业合作社院子里,一条四五十米长的清理加工装备线安装完毕。工作人员启动开关,从地里回收的成捆地膜,在皮带输送下经过除杂、加工等多个工序,变成细碎的深色颗粒。“这就是我们的干法清理粒化装备线,它有多项创新技术。”项目负责人、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王吉亮说,装备线最大的亮点是,加工全程不需要一滴水,巧妙利用了惯性力、重力、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行除杂,且除杂率非常高。王吉亮介绍,目前传统回收地膜多采用湿法造粒技术,需要通过增加清洗和粉碎次数进行除杂,来提高塑料颗粒纯度,但其耗电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而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干法造粒技术工艺,通过膜捆破碎、一级除杂、二级除杂、常温粒化等工序,将回收地膜制成地膜颗粒,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湿法造粒”变“干法造粒”,最直接的变化是建厂成本大幅下降。王吉亮核算过,湿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多在30万亩以上,投资超过1500万元;干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可在10万亩,投资仅150万元。“经对比,干法造粒装备及运行成本相当于水洗造粒装备的4成,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王吉亮说。残膜变成颗粒后,又会用在何处?记者在石河子市锐益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厂房内,找到了答案。只见回收地膜颗粒与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经过充分搅拌后,进入塑化造粒装置,加工成地膜秸秆复合材料粒料。这种粒料在冷却过程中又被输送到加工模具中,加工成户外座椅、道路隔离栏、建筑模板、栈道板砖等各种复合材料产品。王吉亮介绍,回收的地膜颗粒变成了黏合剂,与秸秆混合后占到母料的95%,仅需添加5%的塑化剂,因此对比同类木塑产品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如果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完全有可能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振江认为,新疆农垦科学院以地膜应用为基础,通过机械化回收、回收地膜预处理及再生利用,制成秸秆塑料等复合材料产品,为地膜治理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技术线路。
-
新疆霍尔果斯经开区兵团分区——厚植外向型经济发展沃土经济日报记者马呈忠近日,走进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以下简称“兵团分区”)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海关监管库,工程车辆、百货化工、新能源乘用车等货物有序进出货场,每天从这里运往哈萨克斯坦的货物达1200吨。今年前4个月,兵团分区共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71亿美元,同比增长61%,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进出口额的95%。以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依托霍尔果斯区位优势,在不断壮大当地通道经济体量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实体企业入驻发展。去年12月落地兵团分区的芯满格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的两栋标准化厂房内,正在抓紧安装喷涂打砂等设备,机械车辆再制造、油改电等业务也在同步开展。公司总经理刘国章说,公司目前已接到国外400台再制造装载机订单、新疆150台油改电矿卡车制造订单。如今,兵团分区拥有“四上”企业50家、规上工业企业14家。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俊杰介绍,兵团分区正在稳步推进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进出口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厚植外向型产业发展基础。去年新疆自贸试验区获批后,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聚焦“兵地一盘棋”发展,成立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四师区块工作专班,建立兵地联动机制,努力打造兵团向西开放先行区和外向型制造业基地。“在兵团分区成立1.95平方公里的自贸试验区片区后,我们着力打造丝路国际物流港,成为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的重要承载平台。”王俊杰说。同时,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积极申建边民互市,申报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推进20万吨粮食仓储基地建设,打造进口粮油储备加工基地,申建完善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功能区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引企业落地的重要保障。兵团分区以“园区事园区办、办事不出园”为目标,通过顺手帮、顺口解、不见面办理各类事项等方式,解决企业具体问题。截至目前,窗口累计受理各类事项8750件,办结率100%。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杰表示,目前,园区正跟海关积极合作,持续跟进进出口产业发展情况,加大力度招引企业落地发展。
-
央媒看兵团丨石河子大学:发挥高校学科优势 助力兵地融合发展光明日报记者尚杰、赵明昊 通讯员李智敏昔日只能还田的棉花秸秆,摇身一变,成为优质牛羊粗饲料。这在养殖“老把式”们听起来不大可能的事,借助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天山南北50多个地方变成了现实。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张高教名片,石河子大学近年来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的学科优势,全面推进兵地经济发展共谋、科技资源共用、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共享,探索形成具有兵团高校特色的兵地融合推进模式。3月底,随着新疆气温回暖,石河子大学指导的玛纳斯县养殖场制作的2.5万吨棉花秸秆微贮陆续开窖,为当地牲畜提供新饲料。在玛纳斯县金牧盛禾草畜联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明带着社员忙个不停,一车车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被送进打捆裹膜机,经过压实打包、装车后,销往天山南北。回到两年前,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负责人孙新文找上门来,说要把棉花秸秆变成牛羊饲料,高明头摇得拨浪鼓一般,直言“不可能”。在孙新文手把手的帮扶下,去年高明生产了1万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投放市场后养殖户反响不错,相较使用其他饲料,成本降低30%。今年,他将生产规模扩大到4万吨。石河子大学不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下乡”。学校启动实施总额2000万元的104项科技特派项目,组织师生及专家2000余人次深入到南疆40多个县、团场开展科技服务,带动当地新增产值近10亿元。“穿越天山,行程20000公里,两周内辗转奔波8地,完成6台单髁手术,8台全髋手术,15台全膝手术……”这是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骨科专家王维山在朋友圈中记录的日常信息。从2019年4月开始,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体托管兵团第三师医院,以优质医学资源支援基层医疗工作。作为首批帮扶专家,王维山奔波的脚步就再没停歇过。“石河子大学将医疗帮扶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扬‘倾我所有、尽我所能’的精神,深化兵地医疗合作、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院长马克涛介绍,学校每年派出300余人次医疗队深入南疆开展“送医送药”“健康体检”活动,服务少数民族群众30余万人次。作为新疆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机构,2016年开始,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连续7年承担文旅部、教育部和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项目,共举办各类非遗研培15期,涉及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维吾尔族刺绣、新疆土陶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培训学员600余人,为新疆非遗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他们在文化润疆、乡村振兴、非遗文旅融合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石河子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优势,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和兵团实践贡献更大力量!”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徐善东说。
-
央媒看兵团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建设多层级医养结合体系——养老院建在医院旁人民日报记者蒋云龙核心阅读缩短养老院和医院间距离,就近提供医疗救治资源;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初步建成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监测,实现家庭医生精准服务……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多措并举,持续改善老年人养老和就医环境。养老院的隔壁,就是医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当地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建成这样6家医养结合机构。如此一来,老人急病过一道门,就能进医院。这只是当地改善老年就医养老环境的举措之一。石河子76万市民,15.2万人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为了给他们提供方便可及的专业健康养老服务,近年来,当地不断探索,逐步建成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搭建绿色通道,就近提供医疗资源颐心园康养中心是石河子的一家民营养老院,位于石河子市经开区医院C区。他们在这里租下了3层楼,和医院一墙之隔。“租医院的楼,就是为了用好医疗资源。”养老院院长程国娣说,“我们以前的院址比较偏远,老人一旦需要就医,120急救车路上就得半个多小时。现在医院就在隔壁,打个电话,医生就能赶过来。老人急病,我们推着床直奔急诊科,最多也就10分钟。”前段时间,入住的崔一桂老人突然左胸剧痛。程国娣赶紧给经开区医院老年呼吸科主任刘苏平打去电话。在医生电话指导下,护理员立刻开展救护,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医院给我们开设了2条‘绿色通道’。一是在物理距离上,养老院和医院中间的墙开了一扇门,老人突发疾病,可以迅速得到救治。二是对情况危重的老人,可以直接住院治疗,入院手续回头补办。”程国娣说。“把院区租给养老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16年这个新院区设计施工时,我们就做了提前考量,留出了用于探索医养结合的空间。”石河子市经开区医院党支部书记唐雪介绍,在硬件设置上,养老院租下来的这3层楼,既有养老所需的生活设施,比如晾衣房、洗澡间,也有医疗救护所需的制氧机和病房专用床。在机制上,医院提前谋划,由老年呼吸科和心脑血管科医生与养老院建立联系,医生每周定期巡诊。同时,医院通过一款管理软件为养老院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对每一个老人的身体状况、病史、用药情况都有据可查。医生周金艳巡诊时,就发现一名90岁的老人面部出现疱疹。周金艳说:“经诊断是带状疱疹,我们现场指导护理人员用药,教他们怎么做好皮肤护理。一周后再次巡诊,老人的疱疹结痂,症状好转。及时干预,起到了很大作用。”“和以前的养老院模式相比,‘医’的介入提升了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紧急情况下可以就近获取医疗资源,及时救助老人,也让子女能更加安心。”唐雪说,颐心园康养中心投用一年多,100来张床已经住满了。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我们有450张床位,最多的时候入住了440多名老人。这些老人里,60%都是失能老人。”石河子天健养老院院长梁晓西介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复治疗和看护问题,对普通的家庭来说是大难题。“子女会担心,自己照顾,身心俱疲,还不一定能照顾好;交给养老院,也不放心,怕老人受委屈。”梁晓西说,为了破解这一痛点,天健养老院就建在了天健医院的旁边。两家都是民营机构,在同一个院子里毗邻而居,携手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我们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资金进入养老服务业。更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模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石河子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晓晶介绍。“养老院每层楼,我们都有责任医生。夜间也安排了值班医生。定期不定期,都会组织医生巡诊。”石河子天健医院业务院长王燕介绍,“相对于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有了医生的定时巡诊,老人一旦发病,就能更好地被提前发现,医护人员在早期及时介入。”“尤其是无知觉的失能老人,本人无法表达,护工也很难准确判断他们的情况。所以,他们是我们巡诊的重点。”王燕说,“每次巡诊,医护人员都会通过测血压、脉诊、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预防保健。一旦发现老人有异常情况,能及时判断潜在的病情,立刻进行治疗,并调整慢性病药物的服用,避免病情加重。推行医养结合以来,养老院老人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上转治疗的老人已经很少了。”在石河子,养老机构达到32家,床位5622张。其中民营养老机构29家,床位数占总数的90%以上。通过改建、扩建、租赁等方式,石河子已建成6家医养结合机构,26家养老院开设了医务室。一个以大型公立医院、团场医院为龙头,民营养老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平台为支撑的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我们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通过多种方式发力,为他们提供精准有效的医养结合服务。”刘晓晶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网底作用,对居家养老人员提供经常性的病理咨询、特殊照护。石河子65岁以上老年人,84.4%享受了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在石河子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上,标注着市区5个街道57个社区设置的1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4个长者食堂,基本形成全市范围全覆盖。依托这个“智慧基层医生惠民工程”信息平台,当地还将老年市民健康管理、慢性病随访管理纳入其中。通过平台分析,及时向家庭医生推送居民健康预警信息。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的同时,实现家庭医生精准服务。“老年人手机下单,或者电话联系,还可以在平台上预约助医助餐助行等18类相关服务。”平台负责人介绍,平台服务人员的服务工单都要留痕、接受审核。他们还会对老人进行回访,确保服务质量。“兵团非常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我们师市把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规划和养老服务发展总体部署,相继出台了9个政策性文件,从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多项措施。”刘晓晶介绍。不只是石河子。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还在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根据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在就医、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辟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养服务。”刘晓晶说,“石河子医养结合的实践效果显示,确实能为老人解忧,也为其子女解难。”
-
央媒看兵团丨新疆兵团第一师:“南果北种”丰富沙漠“大果盘”杜新民、李道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金杨镇的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蓝莓盆栽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枝头的果实已经成熟,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诱人。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新鲜的蓝莓。这是第一师阿拉尔市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不断优化“甜蜜”产业的缩影。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各类来自南方的水果在沙漠中安了家,一年四季都能出产新鲜的水果。蓝莓种植基地是十四团金杨镇与青岛鲁宏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阿拉尔市海沃智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蓝莓素有“水果皇后”之称,对种植条件有着较高要求,为了让它能在阿拉尔市扎根,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打造10个设施农业大棚,安装多通道施肥机、营养液配置罐、高压弥雾机、环境数据收集处理器、墒情数据收集处理器等设施。物联网系统可以精准检测到棚内温度、湿度,一旦有偏差,数据采集器就及时上传到平台,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调整施肥、浇水频率,控制棚内的环境。采用盆栽的方式,每个盆内都布设了自动注水系统,采用总公司的“配方”,可以减轻水中的盐碱程度,为蓝莓生长创造条件。“这里日照时间长,为蓝莓果上色和增加甜度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成熟的果子品相和口感都很不错。”公司技术总监胡洪菲高兴地说,“目前产出的是第一茬果,每天可采摘500公斤,到了高峰期,每天可采摘1.5~2吨左右,效益就更加可观。”据了解,蓝莓基地今年预计可产蓝莓15吨左右,明年可以达到45吨。在位于十团昌安镇的阿拉尔市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大棚的樱桃进入丰产期,一颗颗“红钻石”镶嵌在绿叶中,果香四溢。合作社理事长寇晓燕说:“今年樱桃亩产可以达到400公斤,一棵树可以采摘15公斤。目前,已经有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洽谈合作。”为实现错峰成熟,基地内栽植了“美早”“红灯”“砂蜜豆”等多个品种,经过6年的管护,樱桃树从去年开始挂果,今年进入丰产期。鲜嫩的水果不仅实现了“南果北种”,也让沙漠边缘的群众在树下尝到了鲜。前来游玩的阿拉尔市市民左昌素说:“过去,我们吃的樱桃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没想到,现在自己家门口也种上了樱桃树。我什么时候想吃樱桃,可以来这里现摘现吃。”多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在做好香梨、苹果、杏等主打品种的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西梅、杏李、樱桃、百香果等一批特色林果,这些特色水果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104万亩,年产果品200万吨,总产值达170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近5万元。